八十濠情

中國東北放浪之旅(二)

中國東北放浪之旅(二) 吳嘉偉 到漠河「找北」去      北京,只是這個旅程的一個熱身,離開首都後,我便毅然向北進發,下一站,漠北。京城與漠河相距大約2229公里,是一個相當遠的距離,選擇前往的交通工具成為了我最大的考慮,Train or to Flight?This is the Question!可是省錢和舒服快捷往往是相互敵對的,最後我還是向金錢低頭,放棄了昂貴的飛機,選擇坐上了車程需要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直抵漠江。自小已經從地理書上就讀到「中國最北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漠河縣」,這是我對漠河這個地方的僅有概念。當地人會把到「漠河旅遊」這個舉動稱作「找北」,因為漠河的北極村有著最北的郵局、最北的哨所、最北的金融機構等等的最北點;一下火車,立馬就感受到這個國土最北部的陽光,六月的漠河光照充足,但平均溫度也只是23°C,相當舒適;然後,我坐上了由火車站開往北極村的客運大巴,尋找國境之北。自助窮遊最快樂的是,你不知道會在甚麼時候會遇上同道中人,在北極村的民宿,我遇到了三位來自廣州的「驢友」(即自助背包遊的愛好者),這是一種他鄉遇故知的驚喜,我們一行人約好了同遊這個中國最北方,在熟悉的語言、共通的話題、以及明媚的景致之下的,大家都盡興而歸。  漠河北極村有我感受過最自然的風光,由於緯度關係,日照時間相當長,晚上九點才天黑,凌晨三點就天光了,極晝中,短促的黑夜擠擁了一整個銀河的繁星。在這裏,不管是你、或是你的相機是「傻瓜」,但也能隨手拍出好照片,無修圖無濾鏡的藍天和花海、清新送爽的涼風、純樸直率的村民、一江碧水的黑龍江……填充了我對這國北之處的印象和概念。在村內,我們聽說了有一位剛高三畢業的澳門女生,獨個兒在暑期時來到了北極村的民宿,邊工作邊感受生活,雖然我們沒有碰過面,但也頓時有了一種莫名的雀躍,因為這讓我知道原來澳門也有一些如此想要開闊人生的年青人。所謂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經過兩天的相處,也是時候和這三位廣州朋友分道揚鑣,他們坐上了通往大連的火車,而我則先回黑龍江的省會哈爾濱,繼續我的東北之旅。 他鄉遇故知,與在漠河遇到的三位廣州朋友合照。 在北極村,隨意走到了一塊種遍了小黃花的田。 能留在哈爾濱的時間不多,所以把握重點,直接到中央大街感受這個深受俄國文化影響的冬日之都。途中,我步到了著名的索菲亞大教堂,教堂座立於區域的中心,宏偉奪目,富麗堂皇,「洋蔥形」的墨綠尖頂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傳統俄式建築風格,可惜當天過了時辰未能進去,聽說現在教堂已經改建為歷史博物館,紀錄了些昔日事兒,內部已經不是教堂了,只是保留了外部的原貌而已。這教堂可說是哈市的地標,在教堂一帶的廣場,滿佈了市民在休憩,踩滾軸溜冰的人很多,這讓我幻想到當冬天冰天雪地時,哈市市民對溜冰或是冰上運動的熱愛。  索菲亞大教堂門外的廣場,聚集了不少滾軸溜冰的愛好者。 哈爾濱的中央大街,走到盡頭就是松花江邊了。 黑龍江的旅程完滿結束了,在最後一夜,我坐在松花江邊,回想著這次“找北”之旅,實在太難忘了,坐過了20多個小時的硬座火車(來回共40多個小時,回程還是站票),腳踏漠河,又認識了很多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黑龍江給我的感覺很不錯,一個現代化,但又不失個性和文化底蘊的城市,俄式建築物把這裹顯得份外典雅;而且東北人就是直爽、善良和好客,有機會的話,找個冬天時再來一次。開始新一章節,到吉林省長春市,一睹長白山天池之浩瀚。

14_P9_1

中國東北放浪之旅(一)

中國東北放浪之旅(一)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感覺上,慕水峪長城比八達嶺長城更迂迴難走一點。 一切都是由一次閒聊,一位中國藉的澳門人朋友竟不知道東北三省是哪三省開始;作為一個中國人,對內地的了解自認很狹窄,可能對歐美日韓文化倒背如流,但對中國的了解卻只停格在那些你和我都自以為很認識的陰暗角落,甚至一無所知,與其讓我去聽你的,倒不如我去看我的,我可不是一個甘於道聽途說的人,親身感受,親眼耳紀錄,才是最棒課堂;拿了一個長假期,帶著累積了一年的勞累,口袋裏的幾千塊和一部相機、iPod 裹的1899 首歌,剪了個和入職前一樣的短髮,心裏默念著蘇東坡的名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然後,深呼吸,攜縈著自己的倔強和任性走向國土的東北方。   一切從北京作出發 經過了航班延誤六小時後,我們終於在晚上十時抵達北京。把第一站選擇為北京的原因,一是因為它是北方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二是因為它深厚的文化底蘊。記得第一次來北京,是七年多前的高中畢業旅行,當時,我們都忽略了天氣、忽略了時間、忽略了位置,只在意笑聲有多大,笑料有多趣,走馬看花,嬉嬉鬧鬧。到了今天重遊舊地,才把宏偉天壇、巍峨長城認真的再看一眼;今天iPod 播的是王菲,人大了,口味不一樣;王菲的歌就是種不落俗套、不過時的京味兒,聽著《Di-Dar》的粵語歌詞遊走於北京古蹟、胡同之間,是一種出奇的契合。記得遊故宮的那天,因為下雨,人流減少,可對於我這個來自南方的異鄉人來說,北京的雨水很陌生,因為印象中的北京就是乾燥和沙塵;故園風雨後,經過時間和雨水的洗刷,有一種莫名的淡雅;在這座紅牆深鎖的皇都帝苑之中,有人雄心壯志、有人平步青雲,可是世界之大,就算可以稱皇稱帝,但我卻不甘於被幽禁在這七十二萬平方米之中。 八達嶺長城去過了,慕田峪長城倒是第一次來,正當我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地踏上斜坡時,我看到一個接了義肢的外籍人士登城,這是一個很鼓舞也很觸動畫面,慕田峪長城比八達嶺長城難走很多,我看著他一步艱辛的向前邁進,感覺他背影頃刻如長城一樣堅厚強固,這是旅行教懂你的事,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你看,他都來了,還等甚麼?此情此景,心中的灼熱難以平息,幸好,我也為自己來了。待在北京的最後一晚,記起了當初選擇以北京作為首站的原因,除了是因為交通方便和朋友的推薦下,其實我自己對於北京也是有一份獨特的情結。我從電影裏看得到的北京,是一個很富畫面、很有魅力的地方,《藍宇》裏的那個深邃魅惑的北京夜色、《如果.愛》金城武和周迅躺著的那個結冰湖面、《不再讓你孤單》裏舒淇耍醉六分鐘長鏡頭的那個胡同小巷…… 這全都是我的北京印象,就是這種的深藍色、灰白色、暗紅色的場景,足以讓我把它定為我的第一站。接下來的旅程還是繼續跟著情結走,一路向北。 待續… 登城不負有心人,這位接了義肢的外籍人士一步一步往前走著。 雨中的紫禁城,別有一番風貎。 一個大背包,一個出走的決心,從珠海拱北出發。

被遺忘的角落──九澳聖母村

被遺忘的角落──九澳聖母村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九澳聖母村、或是九澳痲瘋村,這個名字對於部份澳門人,尤其是年輕一代來講,可以話相當陌生。而這個位於路環島最東面的神秘之境,韻含著一整個世紀的澳門痲瘋病史。而隨著痲瘋病於本澳絕跡,遠離人煙、深藏隱匿的九澳聖母村亦漸漸成為被人們所遺忘的角落。   澳門開埠初期,所有痲瘋病人都是安置在望德堂區,故該區亦有“瘋堂”之稱。十九世紀中後期,由於望德堂區人口漸增,在居民的反對聲音之下,當時澳葡政府決定將痲瘋病人遷出,再經過多番考量之後,最後決定選址九澳聖母村作為合適安置場所,而這一批,也就是澳門最後一批痲瘋病人,得以在這裏安渡餘生了。   聖母村成立初期痲瘋病人的數目並不是太多,不過由於當時醫療設備不足,所以病人的數目於上世紀初開始漸漸增加。聖母村內收容病人的住所一共有五間,全屬葡萄牙式單層小屋建築風格; 上世初剛落成的九澳痲瘋村 高峰時期,小小的舍屋內會住著約二十位病人,屋內擺放著多張兩層床甚至三層床,環境相當擠擁。於小屋旁邊,有一間呈“L”字形,面積比較大的房舍,據說是聖母村的舊教堂地址,不過說到聖母村內的教堂,現在大家都會放眼於外型突出七苦聖母小堂;這座小堂重建於1966年,專為痲瘋病人而設,與痲瘋病院相鄰;外形呈三角的教堂,加上周遭的破落美感,長久以來,都是攝影發燒友的愛好之地。   五間舍屋,一間教堂舊址,一座七苦聖母小堂,構成了當時的聖母村。九澳村與聖母村相近,根據九澳村村民所講,當時痲瘋病人除了會獲政府配給糧食物資外,還會在村內種植蔬果,以及到山後的海邊打漁,自給自足;由於疾病使他們外型殘缺,行動不便,故痲瘋病人亦相當安分守己,不會胡亂走動;而昔日的九澳村,生活比較窮苦,資源亦相對缺乏,而當時聖母村的痲瘋病人也會把政府接濟的剩餘物資,送給九澳村的村民,可見痲瘋病人雖然受到疾病的煎熬,以及人們歧異的目光,可幸他們內裏仍然保存著一顆關愛的心。說起九澳聖母村的事跡,不得不提宅心仁厚的胡子義神父。六十年代初,當時仍然有很多人害怕痲瘋病,但胡子義神父自告奮勇,隻身來到荒涼的聖母村,接手照顧痲瘋病人。胡神父悉心照顧著所有的痲瘋病人,於村內建水池、製發電機、造林種菜、以及開設小工場,用了幾年的時間,便把聖母村整治過來。由於痲瘋病人只能於村內終老,而且他們大多已經無親故,所以當他們去世時,亦會安葬於聖母村的後山上,而神父亦為他們進行彌撒。     上世紀初,痲瘋病院係由教堂以及澳葡政府一起合作管理,痲瘋病人在此可以得到兩餐溫飽,以及治療;到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痲瘋病院由當時社會工作司接管,更於1991年在原址加建起九澳老人院,繼續收容當年染有痲瘋病,而又康復的長者,令他們得到適當的照顧,安享晚年。於2012年年尾時,九澳老人院已經遷出聖母村,由於舊址將會遷拆,故老人院需要搬到另一個地方暫住,而特區政府亦將會在九澳的另一個地方,興建一所新的安老院去安置這批長者。在此希望長者們到新環境後,繼續過著安靜舒適嘅生活。 九澳聖母村內已經廢置的痲瘋病人住所 外型與眾不同的九澳七苦聖母小堂 這座面積比較大的舍屋,據說就是聖母村舊教堂的遺址 現在已經人去樓空的九澳老人院

龍華茶樓

龍華茶樓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坐落於紅街市旁邊的龍華茶樓,開業已經半個世紀;承載著許多澳門人共同回憶的茶樓,多年以來保存著傳統粵式茶樓的格調,一直吸引著許多中外遊客的青睞,而龍華的屹立亦見證著澳門傳統茶樓興衰,以及飲茶文化的轉變。   龍華茶樓設座於二樓,經過一條長長的樓梯方可到達大廳,絕對是名符其實的「上茶樓」;由於收銀處置於樓梯口,所有來光顧的客人都會聽到老闆德哥熱情的一句:「歡迎光臨,隨便坐吧!」德哥乃龍華茶樓的第二代,從他口中得知,龍華開業於1962年,今年剛好是五十周年的金禧紀念;而德哥則於1976年中學畢業後便回到店裏幫手,一轉眼就已經三十二年光景了。 這些木製卡座 以及翠綠窗框可以說是龍華茶樓的特色之一 老闆一直刻意把龍華保存著傳統茶樓的風貌,木製卡座、翠綠鐵窗、典雅飾品,而彌漫於周圍的淡淡茶香亦為這裏增添了幾分古樸氣息,正如大廳正中的一副對聯所寫「茶香抒雅興、甘露共陶然」,在這種環境之下淺嚐茶品,身心都得以舒坦悠然;而龍華的韻味,除了裝潢應記一功之外,店裏的藝術收藏品也起了很大作用,從樓梯的攝影照片,到大堂的瓷器雕塑、書法畫圖,亦彰顯了老闆的藝術視野和修養;德哥認為,好的東西應該要公諸同好,藝術品如是,茶樓的懷舊氛圍也如是。其實澳門過往都存在不少有如龍華這種粵式茶樓,可是因為時代變遷,以及消費模式的轉型,傳統茶樓相繼結業,而龍華茶樓卻憑藉它獨特的寫意氣息,以及店內的藝術涵養,成功登上各大旅遊雜誌,吸引著外地遊客、以及名人影星的慕名而至,為自己敞開了一條光明前路。   很多人都說,來龍華茶樓只是「吃氣氛」,而且點心種類少;但我不認同,因為我是來吃東西,不是來吃款式的,另外,只是他們不懂找吃而已;說實在,龍華的點心種類的確不多,蒸排骨、鳳爪、燒賣、牛肉球……基本上十隻手指數得完,可是勝在用料紮實,例如我最喜歡的燒賣,雖然只有豬肉餡,可是口感豐富,一口咬下的實在感是版;豉汁蒸排骨恰到好處的肥瘦比例,更令蒸煮過的排骨更軟滑;龍華另一個招牌菜式當然數到它的白切薑蔥雞,從旁邊紅街市買來的鮮雞,即買即浸,肉質鮮嫩,連香港著名食家蔡瀾先生都讚不絕口!另外,與老闆德哥閒聊的過程當中得知,其實以前茶樓的點心款式比現在多,不過由於人力市場的需求轉變,現在已經很難聘請到合適的點心師傅,加上現代人對飲茶的要求改變,市民大眾都傾向於光顧大酒樓,以及大酒店,而傳統的粵式茶樓也逐漸式微,而德哥最希望的,就是龍華茶樓不會成為一個只有遊客,或是外地人才懂得欣賞的地方。   年華逝去,氣質不改,龍華茶樓多年以來一直堅持著傳統粵式茶樓的樸實韻味。時移世易,澳門人的步伐變得越來越急促,但有時候,我們也不妨放慢生活節奏,細心地留意一些存在我們周圍,而你一直都沒有留意過的美好事物,說不定、你發現寶物的所在。 大廳另一邊擺放著許多藝術收藏品 還有一系列名人留影照片 龍華的半肥瘦豉汁蒸排骨 是我的最愛 2000年期爆發禽流感後 龍華茶樓便禁止攜帶雀鳥了

氹仔人的麵店

氹仔人的麵店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它可能不是全氹仔最好吃的麵店,但凡氹仔人都一定吃過,而且是最有氹仔味的麵店;它、就是”蘇記”。這家位於官也街旁小巷內、氹仔街市隔壁不起眼的小麵店,沒有官也街浮華金粉的洗刷,只在牆身塗上平淡的綠漆油;這家遊客不會涉足、十年如一日的小店,連招牌都沒有亦不需要,因為麵店已經和氹仔的街坊們親如家人,它的味道、它的情誼,就是最耀眼的招牌。 在我有記憶開始,第一家吃的麵店就是”蘇記”。從老氹仔黎先生口中得知,”蘇記”老闆名吳蘇,老氹仔都會叫他”貔貅蘇”,上世紀40年代已在氹仔販賣糖水維生,氹仔的小孩都習慣叫他倆夫婦做”蘇伯蘇嬸”;小時候媽媽都會把我們放在”蘇記”食麵,然後自己去旁邊的街市買菜,把”蘇記”當成托兒所一樣。蘇伯蘇嬸人很友善,我覺得他倆都特別喜歡我們三姊弟,經常以”大B細B、霞女”的稱呼我們,像親人一樣。當年”蘇記”用的餐具很特別,麵不是用碗、而是用不銹鋼碟盛載,筷子也是色彩繽紛,小時候貪玩淘氣的我總喜歡用鴛鴦色(不同顏色)的筷子吃麵;還有那盛著鳳爪、雞翼等的紅色藍色塑膠小桶,讓人印象最深刻!而在熙來攘往的早晨,店內的客人盡是相熟面孔,既是鄰居又是朋友,剛逛完街市的主婦替家人買早餐、準備上班的工人等著外賣、趕巴士的學生在狼吞虎嚥,你談笑,我吃麵,綜合起來足以構成一幅最真實的”氹仔.人.情.味”。我最愛吃的是例牌”魚蛋香腸雞翼麵”,這個名已經熟得像順口溜一樣,老闆把麵餅放水煮熟,然後”叮叮叮”地揮動剪刀剪著配菜,放上幾滴香油,不消三分鐘,一碟香味四溢的麵就送到面前。”蘇記”用的湯是一種很入味的清雞湯,袐製的雞翼也炖得很軟,最特別的是他的甜豉油和甜辣醬,我們經常會加很多,把麵弄得很濃味,還有不得不提它的白粥,那是我這輩子吃過最特別最綿滑的白粥,它的質感做得跟豆漿一樣濃郁,而我姐最愛吃的就是”蘇記”的炒麵,可惜後期就已經沒有再做;其他的如鳳爪和魷魚等都很好吃,現在講起來真讓人口水直流了。 其後搬離松樹尾,升上中學以後,去”蘇記”吃麵的機會越來越少,偶爾會去一兩次,那時老夫婦已經退休由女兒繼續經營,但他倆偶爾也會坐鎮店內招呼客人,可能因為年邁關係,他們都不太認得人,包括我,但厲害的是他們打點店務的手法依然純熟。其後有傳因後繼無人,想要結束營業的消息,一眾氹仔老饕客大感可惜,大家都把握時間能多吃一碟得一碟;我試過一次帶幾個中學同學到”蘇記”開餐,嚐嚐那陪我長大的味道,同學們都覺得這種像”車仔麵”形式的很特別,個個人一碟接一碟連麵湯都喝光,捧著肚子回家。 筆者攝於兩年前的蘇記外觀,能隱約見到那些七彩繽紛的筷子 蘇伯在家中接受黎先生的訪問(2004) 最近一次吃蘇記的麵,是年多前的一個早上,突然心血來潮很想吃“例牌麵”,換過衣服就出門。清晨的官也街很寧靜,沒有假日的喧囂,卻有清脆的鳥鳴,天氣有點涼快清爽,仿似小時的情景;步入小巷,已聞到陣陣親切的麵香,也看到老闆娘(“蘇記”的女兒)在辛勤地打點店務,我坐上木製的圓形摺疊椅,點了一個例牌的“魚蛋香腸雞翼麵”,和小時候一樣加很多甜豉油和甜辣醬,依舊拿起鴛鴦筷子,慢慢享用著那一口一口的氹仔味。   現今社會講求變通,食店都主張在食物和服務中創新求變;唯獨”蘇記”仍堅持它的”味道”,代代相傳。不幸的是,最近我經過”蘇記”,發現閘門深鎖,問及街坊後得知”蘇記”因為各種原因,已經停止營業,很遺憾未在停業前多吃一碟麵、沒多拍幾張相片,而最感嘆的是,氹仔人又失去了一種屬於我們的味道了… 60年代在告利雅施利華街賣糖水的蘇記 今天蘇記已經停止營業了!

永不回來的「美味」

永不回來的「美味」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自小家住氹仔,小時候沒有連鎖速食店、雪糕店、甚至連大型超市都沒有;然而孩子總是饞嘴愛吃,那些單純簡樸的小食店、小賣店就成了我們餘時的必到之地;雖然我們吃的都不是甚麼貴價貨,但對於草根家庭的孩子來說,那已經是絕佳的「美味」了;可是,這些這些見證我們成長的味道有部份已經隨著時間而慢慢「Fade Out」了。   九十年代的莫義記,除了是士多檔位賣啫喱大菜糕外,還經營早餐,主要以售賣麵包為主;記得當時每朝早上七點,莫義記的小檔就會被買早餐的人所包圍,當中以在附近上學的學生居多,「香腸包加咖哩」、「魚旦香腸包加咖哩」,東一句西一句的叫喚著,老闆也不慌不忙地逐一為客人打包,一手拿著軟包,夾著香腸,拔走竹籤,快速地加上兩匙咖哩,純熟的手法只需五秒就做好一個包;莫義記的咖哩不是很辣可是很香,對於小孩來說已經夠惹味了,現在回想起來,我生平第一次食到「咖哩」就應該是那個時候;除了麵包,還有我姐姐最喜愛的炒麵,用塑膠袋盛載的炒麵,也例必加上兩匙咖哩,攪拌起來,別具風味。那時一個包三塊半,一袋炒麵四塊,款式也就只是那幾款,可就是每天都想要去吃里叔(即莫義記)的咖哩。除了早餐令人難忘以外,他的特製橙汁也是孩子必喝飲料,橙汁顏色特別的鮮紅,味道帶有一點橘澀味,感覺像水果糖;在夏天,蟬鳴酷熱的時候,看著透明的橙汁機外透著冰涼的霧氣,來一杯消暑的「一蚊橙」,真是一件樂事。橙汁分大中小,兩塊錢的「兩蚊橙」用大紙杯,「一蚊橙」用小紙杯,「五毫子橙」最特別,用透明塑膠袋盛載著橙汁,然後插進一枝飲管,用手捏緊袋口,邊走邊吸。 莫義記當年開在現在舖位對開的嘉模墟旁,大約在圖中燈柱位置 除了莫義記的小食令人回味以外,記得當年在黑橋平民新村對面,街市旁邊有一家叫「P2T半邊天」的臺式便利店,那裏的零食也是令人印象深刻!冷氣充足、琳瑯滿目和色彩繽紛的零食就是我對P2T的記憶,它和現在台灣的便利店一樣,走半自助的風格,例如只要購買一隻汽水紙杯,你就可以在旁邊的汽水機和冰筒內「自由發揮」,要多少冰粒,要喝可樂、雪碧或提子加芬達悉隨尊便,當時我們每個小孩都把自己當成是「調酒師」,混合出自己最喜愛的口味,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可樂、提子加雪碧加四塊冰,可能我古靈精怪的創意是由這時開始的。這裏也成就了我們很多氹仔小孩第一次吃壽司,當時P2T有一個大雪櫃,裏面裝的全都是各式各樣壽司、手卷和飯團,它讓氹仔小孩第一次品嚐到「日本料理」,那時還掀起了一陣風潮。其實壽司的味道並不是很好,但第一次吃到壽司,的確是一件新鮮事;令人懷念還有它的茶葉蛋、橡皮糖及各種新奇的臺式零食等,但便利店最終都倒閉了,「P2T半邊天」這個名字,只能說是我們八十後的氹仔孩子一個集體回憶。   有些食物雖仍存在,味道跟以前有點不同了。興記是一家我從小食到大的冰室,它的意大利粉是我覺得最好吃的意粉,除了意粉和牛尾湯通遠近馳名之外,興記有一種叫「撈亂通」的燴通粉也是一絕,這「撈亂通」可真是地道氹仔人才知曉;「撈亂通」其實就是茄汁燴通粉,在燴的時候打上一隻雞蛋和火腿絲攪拌在一起,而部份蛋汁會凝在通粉外,口感佳、一口可以吃到三種味道,外賣一份小的「撈亂通」,老闆會用小塑膠袋把通粉袋著,盛惠五塊錢!可是近年每次到興記點「撈亂通」,煮出來都是一般的,沒有蛋和火腿的茄汁燴通粉,可能廚房已經換人,不太清楚以前「撈亂通」做法;試過一次在點餐時註明要「腿蛋撈亂通」,出來的是有腿蛋,但味道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真可惜!   滄海桑田、氹仔發展成今天六星國際酒店林立的旅遊區;世界各國的味道你都可以在這裏品嚐到,意、法、日、韓菜應有盡有,可是見證我們成長的「美味」有部份已經失去,撰文時再到官也街走了一趟,才發現街上又換了一批新商店,而穿著拖鞋的我沒有手信店員向我招手,甚至沒看我一眼,因為大家都集中火力向遊客推銷;我從來不討厭、甚至理解經濟發展和商業化,可是會覺得很遺憾,因為原來那永不回來、慢慢Fade Out的「美味」,還包括著「人情味」。 P2T的位置現在成了葡萄餐廳 經營多年的興記冰室,外牆也重新裝潢過

證據>信任?

證據>信任? ─《求證》(Proof)劇本觀後感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花了一段時間,終於把David Auburn的《求證》(英文:《Proof》)劇本看完,看完以後真的倒呼了一口涼氣,因為演出難度太高了。老實說,雖然劇情是很平淡,敘事式的脈絡,沒有大起大伏、沒有蕩氣迴腸的戲碼,然而就是因為它的平淡所以難度就更高;而且戲裏面需要前設預備,要挖掘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所以正如其中一個演員(台北綠光劇團演出版)羅北安所說:“演員一輩子都在尋找能夠‘演得很過癮’的劇本,而《求證》絕對是其中之一。”此言非虛,《求證》作為2001年普立茲戲劇獎、東尼獎最佳劇本的得主,而且亦被改篇成為電影,它所散發的那種獨特魅力的確吸引著一眾演員,尤其是當中Catherine的角色,可是說是對所有女演員的一個大挑戰,如果想要把她好好飾演,真的是要花好幾倍功夫!   《求證》是講述一個天才數學教授Robert,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Claire逃離了有精神病的父親到紐約工作,只留下細女兒Catherine獨自照顧父親,而孤僻的她遺傳了父親的數學天份,擁有一個厲害的數學腦袋;數年以後,父親過世,姐姐Claire回來決意把屋子賣掉,要把Catherine帶到紐約;此時,父親的學生Hal突然登門造訪,然而,一切收藏於抽屜已久的祕密終於被發掘出來……全劇以轉折、反差、以及大量的衝突製造出強烈的戲劇效果,劇中的四個主要角色:父親Robert、小女兒Catherine、大女兒Claire、學生Hal,四人的角色性格相當鮮明,為劇情的推進拼發出不同的火花。 從演員演繹方面,《求證》這是一個以數學為主題的劇本,當中很多數學上的專業術語和用詞要弄得清楚,也要用得精準,這已經是事前要好好準備的一課;另外,劇本中加插一些倒敘的情節,這也是要考驗演員們的轉換技巧,在燈光轉換的瞬間,在年齡、態度、情緒都要立即變換;以女主角Catherine為例,面對父親時所表現的關愛、惜心;面對姐姐當年的不負責任所表現的冷傲;面對Hal的愛意所表現的甜蜜等,雖然是同一個人,但當面對不同對手時所作出的態度都不一樣,我覺得這是演繹《求證》中的一個大難點;另外,我想是因為要增加劇本的張力和衝突,女主角Catherine的設定是有一點點神經兮兮的感覺,讓人做出一種“筆記有可能是她寫?”的差測,而她的那種神經質是絕對需要小心處理的,要拿捏得恰到好處才不怕有偏差,才可以增加說服力;而Catherine要處理的心理狀況也是一個大課題,她對爸爸和姊姊的感覺是怎樣呢?她對數學的熱枕又是怎樣?和Hal的閃電交往要怎樣處理?要怎樣的程度她才可以講得出抽屜內的數學公式筆記本是她寫的呢?等等……一大堆內心情緒要處理。   而整個劇本主旨是讓我最深刻的,到底我們是不是甚麼都要查根問底才可以得出個“求證成立”呢?當劇本Catherine說出數學公式筆記本是她寫的,姐姐Claire對她否定,Hal則對她存在質疑,令Catherine再一次跌入孤立無援之中,沒有人可以信任和可靠;而我們知道,互信往往是人與人交往之中最難達到的關係,正如Catherine和Hal,如果你是愛對方的話,那個信任應該是不容易被打破的。在數學的層面上,我們可以通過大量方程式去求證結果,但人世的“愛”往往是不能計算的,愛不是簡單的1+1=2數學定論,也不是複雜的冗長公式;愛,是需要用心來算的。   不論是電影,或是舞台劇,《求證》都是一個相當值得觀看的戲劇,裏面的“If you don’t believe in yourself, who will believe in you?精神”更是讓許多沮喪的心靈重拾希望;而有聞台灣的綠光劇團將會在本年的五月中旬重演《求證》,而綠光劇團的舞台劇演出版本,被譽為華語地區演出版本之最,有機會的話,作為戲劇迷的我也想親身感受這一套經典名劇的魅力。 電影版男女主角分別由Gwyneth Paltrow,以及Jake Gyllenhaal主演 電影版海報 台灣綠光劇團《求證》 舞台劇劇照(一) 台灣綠光劇團《求證》 舞台劇劇照(二)

徹底的女性主義

徹底的女性主義─2011年新版《滅諦》觀後感 數年前,澳門曉角劇社的年度大戲《滅諦》熱鬧上演,當時我也有幸成為這精彩演出的座上客。事隔數年,澳門青年劇團特意邀請,於上海戲劇學院學成歸來的譚智泉重新執導《滅諦》,而這次演出對譚智泉來說,可算是一次重大挑戰;基於珠玉在前,這次的新版難免會讓人拿之前叫好叫座的舊版本作比較,而且《滅諦》當中所提到的“佛理、道理”意喻非淺,要解讀後再呈現也絕非易事,還有對演員的考驗(例如角色橫跨時間、年齡、心理狀態)等等問題更不在話下,所以觀乎這次的演出,可說是有種進退兩難的局面。   《滅諦》故事講述一單發生在月圓之夜的交通事故,劇中的兩個女人為求自保,繼而在陰鬱魅影的荒郊地區鬥智角力,從而揭露出人性的貪婪、妄圖、虛空;如幻如魘的陰霾氣氛成為了劇本的主要基調。然而,譚智泉的重新執導也試圖給予《滅諦》一個新生命,最令我耳目一新的是佈景、燈光設計和導演對演區的巧妙運用。舊版導演吳熙(內地著名戲劇導演、現為深圳大學表演系教師)乃是一個很懂得運用視覺錯摸的“鬼才”導演,這一技巧在舊版《滅諦》中使用得淋漓盡致,把寒慄的氣氛充分表現。然而譚智泉在戲中部份的處理上都揉合了一些“鬼魅”的招數,而且絕不遜色於前作;最讓人驚喜的是角色互換的場次,令人真的以為主角是站在棚架上,但當貨櫃箱一轉,才驚見主角其實早已在籠內,有如變戲法般巧妙。另外值得一讚的是燈光設計,這次的燈光對劇情的推進,以及氣氛的凝造有很大的幫助。   現今社會,女性主義日益推崇,女性地位漸漸增加,女人能做到、能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正如戲中所講到,女主角Michelle是一個女強人,不論在學校、工作、甚至家庭上,她都是一位強勢的主導者;而另一位女角Ann,雖然在現實中處處被Michelle所壓制,但最後,反而能把Michelle引領上一條絕路,對她給予了最殘忍的報復。而當中的唯一“男角”Alex只是她們其中一條導火線,而且角色的性格也被塑造得不討好,甚至成了一個“窩囊”形象,可見男性在戲中的地位是微小的;而在新版中,連唯一僅有的男性形象都被女角反串掉,感覺是要把女性主義推向得更加徹底。 無疑,這次新版的抽象處理手法,多以表現譚導演、演員、或是角色的心理意識形態為主,主力刻劃在畫面和氣氛之上,例如可以移動的貨櫃箱、模糊朦朧的棚架、燈光變化等等;但對作為曾經觀賞過舊作的觀眾而言,的確有一種意想不到的驚喜,而且對導演來說,也是一個可以拋開包袱,盡情創作的好決定。

台灣的大眾,澳門的小眾

台灣的大眾,澳門的小眾─看話劇《寶島一村》有感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由台灣【表演工作坊】所創作之話劇《寶島一村》,自從2008年上演起,重演及海外巡演次數至今已突破一百場,本年九月又再度榮譽重演,除了創造出票房神話以外,更掀起一陣「寶島熱」、「眷村熱」。今年三月,《寶島一村》也曾到澳門作巡演,除了為一睹強勁的演員「卡士」和製作團隊以外;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其實是關於那快要絕跡,而且快要被人遺忘的那一代人的歷史──眷村,以及眷村人的那種鄉愁。   “眷村”是1949年後台灣當局為安置國民黨百萬軍隊及家眷撤退到台灣所建立的聚居村落,大多是因陋就簡搭建起來的木屋、瓦房,矮小而跼踀。《寶島一村》指的是眷村,他們這一代人可說是顛沛流離,背棄了留在大陸的親人隻身去到台灣,起初還抱著能回家的念頭,可是久而久之卻因為各種因素而在台灣落地生根,一愰數十年,由少年到白頭、將異鄉變故鄉……眷村是一條很特別的村,村裏的人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從口音、到生活文化都不相同,當中會碰發出很多火花以及笑料……   從網絡上朋友口中,都可以聽到很多年青一輩關於《寶島一村》的評論,可惜大都只集中在散場時所派發的「天津包子」,然而聽到更多的就是「很悶呀。」 「他在說甚麼?」 「完全跟不上。」之類的說話;比較正面的是「挺感動的。」可是多問兩句感動從何而來,卻答不上了。《寶島一村》在台灣上演簡直是一片轟動,座無虛席,而在大陸巡迴演出時更是震撼了國內同胞,帶來不少迴響;可是在澳門這個地方,為何會產生這樣兩極的反應?為甚麼在台灣大陸火紅火熱的大眾劇目,來到澳門卻落得小眾起來。 《寶島一村》澳門版演出場刊 我認為這是和觀眾的文化修養和觀劇質素有關的。《寶島一村》被喻為當代華語劇場的一首盪氣迴腸的史詩,若果要好好的“閱讀”它,觀眾要對歷史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其實戲中所提及的歷史問題都是些很普及,基本上我們在中學時的歷史課必定學過,可惜仍然是有朋友聽得一頭霧水。記得從一本書句聽過一句話:“You know nothing, how can I tell you something?”,若果你連共產黨和國民黨,蔣介石和李登輝都傻傻分不清楚,或者連1949發生了甚麼事都不知道,那又憑甚麼要求這戲劇能給你甚麼?甚或嚴重到不痛不癢地把這一晚過了就算,拿了散場派的包子以後把照片放上Facebook,然後抱頭去睡。這情況正正是近年澳門觀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寫實近照,那是既不可思議,又可悲的境況。   在本地經濟起飛,消費主義成了主流時,澳門青年對生活,對人生完全提不起任何興趣,內心很難被事情打動,沒有對自身和戲劇上的一些相關作出連結的反思,縱使《寶島一村》入面所講的背景以及鄉愁,對於大家來說是有點疏遠,但其實只要多想一句:「如果他/她是我的話,我會怎樣做?」出來的層次已經不同了。對於這次的《寶島一村》,我自己是看得很舒暢,因為我挺能夠投入其中,好好咀嚼出這瑰寶的味道,然而希望本澳觀眾的觀劇素質可得以提高,不要浪費了自身澳門的資源優勢,而糟蹋了如此豐富的觀劇機會;有好的、有質量的戲劇評論氛圍,也是推動戲劇發展相當重要的一環。 《寶島一村》劇照 (圖片源於網路) 感動的一幕(圖片源於網路)

甲子情懷─龍記酒家

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位於議事亭前地的龍記酒家於1945年開業,龍記是本澳著名的傳統酒家,於澳門飲食界更是赫赫有名;2011年3月底,龍記酒家光榮休業,六十六年光陰眨眼就過,龍記酒家見證著該區變化,亦見證著澳門發展。因為工作關係,晚輩有幸能趁酒家休業前光顧了幾遍,好好去捉緊這不復返的味道。然而我想,龍記讓大眾記住的不只是它的佳餚美味,更重要的是那份濃濃的人情味。   龍記酒家是澳門其中一家高級飯店,素有名人飯堂之稱,在此用膳宴客乃是身份象徵,不少上流名紳、社會賢達都是座上客加上龍記充滿懷舊氣息的裝修,更為這裏增添風雅。在龍記用膳時,一位穿著端莊優雅的老太太告訴我,她小時候開始便把龍記和頂級酒家畫上了等號,每當有喜慶事,如生日、宴客等等,她必定會選擇在龍記用膳,而且每次都會精心打扮一番為表尊重,在她心目中龍記是澳門最好的飯店,別無他選。老闆馮生認為,經營一家酒家除了食物鮮味以外,服飾態度絕對不能馬虎,這才是正確待客之道。   從老闆口中得知,店內的裝潢、陳設都是從開業一直傳承至今;步入大門,會看到一個寫著“鳳城名廚 家鄉時菜”的屏風,極具情懷;越過屏風,你會發現店內的每一張木製椅子都刻有象徵龍記的“龍”字,而且連器皿都有獨特的標誌,一筷一匙都是專情訂造;除了餐具之外,放眼圍環,一系列的名人墨寶盡入眼簾;此外,難得的是龍記還保存著一批舊火柴盒,而火柴盒上印刷著只有五位數的電話號碼,這正印證了龍記的歷史,難怪連導演王家衛都會看上龍記那種千金難求的獨特氣質,專誠到此取景。   龍記酒家早年只經營茶市,打響名堂後,就逐步增設午市和晚市,多年來堅持以順德菜為主,依照古法烹調。龍記的菜餚,由山珍海錯到家常小菜都極具特色,而且豐儉由人;當中最深得我心的就是它的“鹹魚蒸肉餅”,師傅會把鹹魚肉打成鹹魚蓉,鋪在嫩滑的肉餅之上,夾開肉餅,肉汁會徐徐流出,魚香四溢;細嚐一口,鹹淡適宜,肉質細嫩;不是晚輩誇大,這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鹹魚蒸肉餅”。除此以外,它的蝦多士、先生炒飯、豉油皇乳鴿也是相當的可口,現在回想起來都令我垂涎三尺,可惜,這已成為一種永不回來的美味了。   隨著社會的急速變化,有時商業上的考量甚至足以蓋過情與義;而因為業權問題,龍記酒家最終都結束了超過一甲子的經營,從此退出江湖;幾天前路過龍記舊址,看到大門正在拆卸,店內一片空蕩,我內心不禁一酸;龍記酒家,希望我們有緣再聚! 位於議事亭前地的龍記酒家外貌 火柴盒上印著只有五位數的電話號碼   攝於龍記最後一天營業(前台櫃檯) 龍記酒家店內裝潢,充滿懷舊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