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孫中山與澳門

孫中山與澳門 黎鴻健 中國偉大革命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滿清,結束中國兩千多年以來的帝制,建立中國歷史上首個共和國。從史料及實寄信封上資料所見,由清末到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孫中山及其家眷,都跟澳門有着長期、密切的關係。由於孫中山祖藉廣東中山縣翠亨村,僅距澳門30餘公里,父親孫達成曾到澳門當鞋匠,故少年時的孫中山多次來往於故鄉與澳門之間。1879年先生乘輪往檀香山讀書,亦是在澳門啟程。孫中山先後在美國、廣州及香港肄業後,1892年9月到澳門行醫,在鏡湖醫院任義務醫師,是鏡湖醫院的第一位西醫,更是澳門歷史上第一位華人西醫。並在澳門草堆街設立中西藥局,及後向鏡湖醫院藥局借銀二千元,用以贈醫施藥。翌年(1893) 孫中山在澳門的好友葡國人飛南第,為協助孫中山宣揚革命思想,開辦了一份名為《鏡海叢報》的中文周報,報道有關孫中山在澳門行醫及他早期的革命活動。唯因受葡藉醫師的妒忌排擠,轉往廣州洗基創設東西藥局,繼續贈醫施藥以行醫為入世之媒。並於1894年上書李鴻章,以祈說服當時清政府接受和平的革新計劃,惜未受重視,加上中日戰争爆發,顯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促使孫中山以更積極和激烈的手段尋求政治改革。1895年首次起義失敗後,被清廷懸賞通輯,他潛渡唐家灣轉至澳門、抵達香港、東渡日本,開始持續十多年革命流亡的生活。孫中山元配盧夫人亦連夜由鄉間携帶子女偕同孫母,大嫂等逃抵澳門轉往檀香山,直至1907年一家始回香港居住,及後轉澳門定居。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孫中山被選為首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统後,曾於1912年5月回鄉中山,途經第二故鄉的澳門訪問三天。筆者年前跟上世紀居澳門的葡國詩人庇山耶(Camilo Pessanha)的遠親,借得當年孫中山與澳督、盧九、庇山耶等在盧九花園拍下的照片(附圖),孫中山於1913年6月再度來澳,探望病重彌留的長女孫娫。 孫中山於1918年在今澳門文第士街建一小洋房安頓家眷,1925年3月他在北京逝世後,元配盧夫人與次女孫琬、女婿戴恩賽、外孫等一直居此屋(即現國父紀念館)安享晚年至1952年辭世,卜葬氹仔孝思墳塲。孫琬自母親、丈夫先後辭世,自已和女兒戴成功相依為命,她本有一子戴永豐,惜因患肺結核病故。長女戴成功事母極孝,陪侍母親近半世紀,孫琬1979年辭世後,戴成功仍獨身居澳門至1991年離世。至此,過去百多年孫中山先生以及他的家屬,跟澳門的密切關係亦同時終結。 孫中山及原配盧慕貞,右起孫琬 秘書宋藹齡 孫科 孫(1912年5月) 前排左1庇山耶、6孫中山,7孫,最後排左3盧廉若等1912年盧九花園 1965年澳門文第士街一號的孫公館、現為“國父紀念館” 1940年10月香港寄澳門孫公館,盧太夫人的實寄信封

證據>信任?

證據>信任? ─《求證》(Proof)劇本觀後感 吳嘉偉,八十後,熱愛文學、戲劇、電影 花了一段時間,終於把David Auburn的《求證》(英文:《Proof》)劇本看完,看完以後真的倒呼了一口涼氣,因為演出難度太高了。老實說,雖然劇情是很平淡,敘事式的脈絡,沒有大起大伏、沒有蕩氣迴腸的戲碼,然而就是因為它的平淡所以難度就更高;而且戲裏面需要前設預備,要挖掘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了,所以正如其中一個演員(台北綠光劇團演出版)羅北安所說:“演員一輩子都在尋找能夠‘演得很過癮’的劇本,而《求證》絕對是其中之一。”此言非虛,《求證》作為2001年普立茲戲劇獎、東尼獎最佳劇本的得主,而且亦被改篇成為電影,它所散發的那種獨特魅力的確吸引著一眾演員,尤其是當中Catherine的角色,可是說是對所有女演員的一個大挑戰,如果想要把她好好飾演,真的是要花好幾倍功夫!   《求證》是講述一個天才數學教授Robert,他有兩個女兒,大女兒Claire逃離了有精神病的父親到紐約工作,只留下細女兒Catherine獨自照顧父親,而孤僻的她遺傳了父親的數學天份,擁有一個厲害的數學腦袋;數年以後,父親過世,姐姐Claire回來決意把屋子賣掉,要把Catherine帶到紐約;此時,父親的學生Hal突然登門造訪,然而,一切收藏於抽屜已久的祕密終於被發掘出來……全劇以轉折、反差、以及大量的衝突製造出強烈的戲劇效果,劇中的四個主要角色:父親Robert、小女兒Catherine、大女兒Claire、學生Hal,四人的角色性格相當鮮明,為劇情的推進拼發出不同的火花。 從演員演繹方面,《求證》這是一個以數學為主題的劇本,當中很多數學上的專業術語和用詞要弄得清楚,也要用得精準,這已經是事前要好好準備的一課;另外,劇本中加插一些倒敘的情節,這也是要考驗演員們的轉換技巧,在燈光轉換的瞬間,在年齡、態度、情緒都要立即變換;以女主角Catherine為例,面對父親時所表現的關愛、惜心;面對姐姐當年的不負責任所表現的冷傲;面對Hal的愛意所表現的甜蜜等,雖然是同一個人,但當面對不同對手時所作出的態度都不一樣,我覺得這是演繹《求證》中的一個大難點;另外,我想是因為要增加劇本的張力和衝突,女主角Catherine的設定是有一點點神經兮兮的感覺,讓人做出一種“筆記有可能是她寫?”的差測,而她的那種神經質是絕對需要小心處理的,要拿捏得恰到好處才不怕有偏差,才可以增加說服力;而Catherine要處理的心理狀況也是一個大課題,她對爸爸和姊姊的感覺是怎樣呢?她對數學的熱枕又是怎樣?和Hal的閃電交往要怎樣處理?要怎樣的程度她才可以講得出抽屜內的數學公式筆記本是她寫的呢?等等……一大堆內心情緒要處理。   而整個劇本主旨是讓我最深刻的,到底我們是不是甚麼都要查根問底才可以得出個“求證成立”呢?當劇本Catherine說出數學公式筆記本是她寫的,姐姐Claire對她否定,Hal則對她存在質疑,令Catherine再一次跌入孤立無援之中,沒有人可以信任和可靠;而我們知道,互信往往是人與人交往之中最難達到的關係,正如Catherine和Hal,如果你是愛對方的話,那個信任應該是不容易被打破的。在數學的層面上,我們可以通過大量方程式去求證結果,但人世的“愛”往往是不能計算的,愛不是簡單的1+1=2數學定論,也不是複雜的冗長公式;愛,是需要用心來算的。   不論是電影,或是舞台劇,《求證》都是一個相當值得觀看的戲劇,裏面的“If you don’t believe in yourself, who will believe in you?精神”更是讓許多沮喪的心靈重拾希望;而有聞台灣的綠光劇團將會在本年的五月中旬重演《求證》,而綠光劇團的舞台劇演出版本,被譽為華語地區演出版本之最,有機會的話,作為戲劇迷的我也想親身感受這一套經典名劇的魅力。 電影版男女主角分別由Gwyneth Paltrow,以及Jake Gyllenhaal主演 電影版海報 台灣綠光劇團《求證》 舞台劇劇照(一) 台灣綠光劇團《求證》 舞台劇劇照(二)

邀您一起 消除貧困

  邀您一起 消除貧困   2011是10月17日是聯合國確定的第19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中國扶貧基金會當天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玲瓏塔舉辦“邀您一起,消除貧困”2011捐贈人大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每年都舉辦國際消除貧困日主題紀念活動,號召全社會關注和重視貧困問題及貧富差距問題,積極參與消除貧困的行動,今年活動的主題是:展現透明公益,提升服務水準。 澳門樂善行副會長崔銘文到北京出席了“中國扶貧基金會2011捐贈人大會”,並代表本會接受“戰略合作夥伴”獎牌,澳門樂善行長期支持中國扶貧公益事業,過去六年與中國扶貧基金會通力合作,一起為改善貧困地區而盡力。大會分十五個展區,全面地展現了扶貧基金會各專案操作、善款使用情況等內容,並由各專案執行工作人員現場回答公眾的提問,並向捐贈人報告了中國扶貧基金會今年的階段性工作,發佈下一階段重點公益專案,並對年度志願者、捐贈人、合作媒體、戰略合作夥伴等進行了表彰。共計超過10000名公眾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加多寶集團、恒大集團、百勝集團、中石油、耐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廣播電視臺、觸動傳媒及澳門樂善行等200多家捐贈及合作夥伴代表,與及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新浪網、新京報、京華時報等媒體代表參加了是次活動。這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一次專門為捐贈人舉辦的會議,大會通過專案展覽、專案報告等方式向捐贈人和公眾進行捐贈回饋,報告資金使用情況和專案執行情況,展現了全程透明的公益專案管理。正如中國扶貧基金會段應碧會長在大會上的致辭時說:「我們秉承“遵循善心、播善扶貧、修煉自身、成就他人”的使命」。 崔銘文代表本會接受段應碧會長“戰略合作夥伴”獎牌 會場上的崔銘文副會長 “邀您一起 消除貧困”2011捐贈人大會會場  

Care Action diary, The 16th day of the 12th lunar month

  樂善日記 臘月十六行 甘肅 冉樹蒼   貫徹澳門樂善行的大愛精神,關顧赤貧學生家庭的情況,臘月十六日動身去頭寨看訪,行前接定西楊先生來電,說他們附近榆中貢井呂家峴村有一腰痛患者非常可憐,想領我去看望。下川搭乘一客貨兩用便車,行走中那司機在6公里多的山路上、被路上塵土整得念叨不停,還有同行人對這段路現狀憤憤咒駡。在頭寨吃過飯後,塬邊老鴨村的小劉找我,電話中我叫他全家人都來見見並聊聊,不到20分鐘他一家都來了,爸爸有點瘸,穿的一身深藍色衣服比較單薄,他的臉上神情充滿著失落感;女兒個頭和我差不多一米六五左右,上身毛衣外面套著開襟的橘紅色棉衣,下身穿著貼身的牛仔褲,凍得時而用雙手暖臉,時而搓手,走動不停;兒子身高約1.2米,我去摸頭,他不躲也不張望我,好像對面前的這一切都不在乎,神情中充滿著天真和幼稚,沒有透露一點失去母親的悲哀。我詢問了他家的情況,小劉妻子在04年冬天的一個寒冷的夜晚遭受煤煙中毒身亡,小劉在打工時腿及鎖骨骨折並造成神經系統影響,已留下終生性手顫抖,據他說有時拿的碗也會脫手掉地,失去了打工掙錢的能力,現在只能給孩子做飯。話未談完,我便被接上車直奔榆中縣了。   經過近三個小時的顛簸見到了病人,她身患強直性脊柱炎躺在熱炕上,不但已失去勞動能力,還時不時要人伺候,沒辦法就扔下單庒獨戶的院落,經常寄宿娘家。談話中她掙扎起來,一隻手撐在炕上,形成半起半臥狀,看起來非常吃力,這時我摸了她的炕,感覺氈下襯木板,還有些溫度。安慰了幾句後,見到了她的孩子,我要她的試卷,她幼稚嬉笑,大眼睛活像希望工程那張大眼睛的照片,惹人喜愛。為了到她們上學讀書的佃租房和學校看看,這裏停留不到半小時。母女們的佃租房約20平米,隔成兩間,廚房、面板、書桌等全囊其中,顯得擁擠。可姊妹倆的就讀學校條件很好,是縣中學和鄉中心小學,建造比較氣魄雄偉。交談後得知,爸爸為了給母親治病和供她倆上學長年打工,病情非但沒有減輕,而且日趨嚴重,大女兒一邊讀初中一邊照顧母親,學習成績不好,小女還勉強在中間狀態,這就是因病致窮困、因窮還可能輟學再生愚昧的例證。不經意太陽快接山頭了,我們一行四人匆匆各吃了一碗牛肉麵,開始回程,途中想起定西白碌的中山梁(離公路邊不到5里)有一八旬老母和近50多歲的光棍兒子相依為命,度日艱難,叫司機向岔路行進,不料進入岔道,除見到大堆準備鋪路的沙石之外,塵土淹沒了一切視野,加上夜幕的遮掩、完全看不見遠處的景象,慢慢行走到發現有燈光時,下車喊問尋找,問了一家又一家,凍得我直打哆嗦,孫兒冉文扶着我看訪,雙腳被塵土淹沒,喊叫著催我趕緊回家,我無奈讓司機掉頭,而那路面太窄,折騰了好長時間總算有驚無險的回程了。我們坐在車裏都覺寒冷,冷風通過縫隙直襲車廂,因為這是一輛兩千元買的“小車”,比黎先生和我去漢岔雙廟乘的“三馬子”(三腳雞)略高級些,所以不得不品嘗寒冬臘月的滋味……夜間快10點終於到家。這一天顛簸行訪途徑三個市(白銀、定西、蘭州)三個縣(會寧、安定、榆中),只因我們聚居“雄雞一聲鳴三縣”的地方,都是鄰居,也是朋友。我的看訪舉動源于澳門樂善行成員羅會長等等的言傳身教,我願做樂善行的弘善者、踐行者。   亟待支援的劉福霞姊妹 意外失去妻子、終生性手顫抖的小劉,帶着子女掙扎求生 劉福霞家的周圍很難找到一棵樹景象凄涼 筆者與蘭州市榆中縣貢井鄉劉福霞姊妹 貢井鄉劉福霞的媽媽脊柱炎病躺熱炕上 去孤寡老人家的路況  

甘肅杜炳毅:一顆感恩的心

一顆感恩的心 杜炳毅 每當行走在龐大的校園裏,看著來來往往的學生,我倍感欣慰,因為自己依然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員,還能夠待在校園裏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在2007年高考中,我以超乎理想的成績考入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就讀於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地球物理勘探方向。當我接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刹那間,我倍感欣喜,感覺騰飛的時刻要到來了,可是在喜悅之余,看到母親的臉上多出了一縷憂愁,因為在被稱作“國家級貧困縣”的甘肅會寧,是一個靠天吃飯的地方,上大學高額的費用從何而來,這又是擺在面前的一大難題。但是母親依然堅持說:“咱們這麼多年都過去了,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在母親的鼓勵下,我依然選擇了上大學這條漫長的道路,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之下我順利地進入了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這片溫馨的校園,也像其他學生一樣追逐著自己的夢想。時間過得真快,在2011年7月,我完整的度過了我的大學生涯。但是在此期間,母親不知承擔了多少辛酸苦辣,為我貢獻了她自己畢生的精力,在此,非常感謝母親對我的養育之恩。 作者於山東省青島中國石油大學畢業時攝 但是,在我大學期間,還有這樣一位恩人始終默默地關注著我,他就是一位可敬鄉村小學校長——冉樹蒼老師。幾年前,冉老師為了翻修學校給山區的孩子們提供一個上學的機會,他四處奔跑徵求社會各界的幫助,甚至他把自己的家產全部賣完,最後湊齊了翻修學校的全部費用,如今這所小學已經林立在故鄉的黃土原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以說他是故鄉裏一位萬人敬仰的小學教師,他在故鄉的每寸土地上灑下了無數愛心的種子,值得我們每個青年學子學習和發揚。就在他把這所小學建成之後,他又開始了他的慈善之行,通過與社會各界聯繫,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慈善機構資助貧困學生,來幫助那些因為貧困而上不起大學的莘莘學子,而我就是這些學子中的一員,在他和“澳門樂善行”的愛心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大學階段的學習,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了我極大的鼓舞。在此,我非常感謝冉老師對我親切的關懷和無私的幫助。 今年,就在我本科畢業之際,我在繼續深造和工作之間做出了一個抉擇。在家人和親戚朋友的支持下,我選擇了繼續深造——讀研究生。此時,冉老師介紹我認識了“澳門樂善行”的黎叔叔,當他看到我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他給我發來的賀信,在精神上給我極大的鼓舞,對我目前所取得成績感到非常高興,他教導我要一如既往的勤奮學習,好好孝順自己的母親。他說“澳門樂善行”會在我上研究生期間資助我一定數額的助學金,這樣可以減輕母親肩上的負擔。對黎叔叔的教導和説明,我會始終記在我心底,是他們給了我勇氣,給了我希望和動力。在此,非常感謝“澳門樂善行”全體成員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幫助。 我雖然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單親家庭,從小就受了不少苦。但是,我認為這也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歷煉、是我的一種財富。苦難是一所大學,只有經歷了這個艱辛痛苦,才能知道其中蘊含的苦辣酸甜。所以,我堅信我的前途會更加光明,最終會實現我的人生目標!首先,感謝母親對我的養育之恩,是她給了我生命,是她鍛就了堅強的信心,是她的教導讓我明白了生活。最後感謝冉老師、“澳門樂善行”和黎叔叔對我的教導和鼓舞以及在我生活方面的支持。我會把你們的愛收藏在心底,讓這顆感恩的心始終煥發著光芒! 杜炳毅奮發向上、勤力苦讀 作者春節回家渡歲,協助兄長鍘乾草 編者去年探訪杜家與其母兄冉校長等合照 杜炳毅在家餵羊

澳門銀河馬拉松

  澳門銀河娛樂國際馬拉松 推廣運動弘揚慈善 由體育發展局及澳門田徑總會主辦的2011年澳門銀河娛樂國際馬拉松,於2011年12月4日在澳門運動場舉行。本會向來積極支持體育發展局及澳門田徑總會主辦的活動,不少成員更是長跑愛好者。而主辦當局除大力推廣健身、跑步運動,亦關注社會公益,得悉本會的宗旨是扶貧助學,是個零行政費的慈善組織,特准全部以“澳門樂善行”報名迷你馬拉松的運動員,若在一小時十五分內跑畢全程,大會將報名費退回“澳門樂善行”撥入建校助學基金作慈善用途。基於上述原因,我們每年的參加都有着特珠意義,今年一如既往踴躍參加,更感激香港宇宙長跑會,香港、澳門、珠海眾樂善之友、澳門服務業總工會、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民署員工、澳門田徑總會屬下註冊社團、中國銀行康委會、精英體育會、三鋒體育會、松山晚運之友會、活力體育會、萬祥體育會、鴻威文娛體育會、泰山體育會、成就體育會、合利體育會、長城體育會,好運體育會、華迪體育會、創建體育會、綠川體育會、丹瑞體育會、楓華體育會、風雷體育會及大、中學生等善心幫忙,加上本會副會長王世流偕同理事監事成員:馮國康、胡祖杰、姚嘉聰、趙濠昌、梁植彬、李燦、陸宗堯、陳志柔、胡潤洪等身體力行參賽,報名人數總共189位,由蔡偉平負責統籌、會長組羅盛宗、潘鈫亮,王世流、葉志和、林衍威、莫一夫、崔銘文,黎鳴山、容東威等支持,群策群力下勇奪體育團體或政府登記社團組團體獎,是本會連續五年奪得此獎盃。 羅盛宗會長表示衷心感謝主辦當局對社會公益的支持,珠海、港、澳各善心跑友、體育會、公司、團體等等鼎力襄助促成此善舉。合力組成慈善團隊參賽,體現到眾志成城、健體行善的精神,別具意義彌足珍貴。 本會各成員發揮團體精神、出心出力 黃有力局長(左1)與本會理監事成員合照 張裕司長、黃有力局長與手持五屆團體獎盃的本會成員合照  

羅盛宗會長等南寧送助學款

羅盛宗會長與副會長潘鈫亮、容東威等,2月中前往南寧看望了本會”育才助學基金”資助的大學生。鄭同學在廣西民族大學就讀藝術設計第四年,因母親下崗,只靠父親的工資維持一家生計,還要供養祖母和外婆,她的高昂學費是家庭的沉重負擔,更因此而令家裏債台高築。雖然家庭經濟困難,但鄭同學仍刻苦學習,成績優秀。本會得悉她的學習正處窘境,即時對她作出支援,並由羅盛宗、潘鈫亮、容東威等乘往南寧開會之便…

Climate conference (II)

氣候會議(二)  李樂詩博士 (續上期) 事實上環保的呼聲已響起多年,1997年在日本都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國第三次締約國大會所擬訂的《京都議定書》,已爲降低全球温室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的排放量作出規範,當中訂明參與國家須控制人爲排放之温室氣體數量,在2008年至2012年間將該國温室氣體排放量降至比1990年水平再低5.2%,以期減少温室效應對全球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但《京都議定書》并未得到主要碳排放國家美國及澳洲的支持。 没有最大碳排放量的國家支持,《京都議定書》成效也成疑問。當時有人認為議定書對於控制温室氣體排放做得不够,標準也定得太低。而另一派人士則指出全球暖化之說根本不可信,并認為限制碳排放只會延緩世界工業化的進程,甚至令財富向第三世界國家轉移。說到底、仍是利益問題。事實証明,除非主要碳排放國家積極減排,否則其餘國家即使如何努力也難以扭轉敗局,就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的數據可以看到,1990年到2005年,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温室氣體排放量在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了3.3%,但美國的排放量比1990年反上升16%。美國的人口約三億,只占全球65億人口的4%,但碳排放量卻占全球18.44%,比排放量達19.12%但有13億人口的中國只低少許。12月11日,筆者終於到達南極長城站,當天竟下起雨來,隨我初次踏足南極的同行者好奇地發問:「爲甚麼在南極會下雨而不是下雪?」長駐站內的科學考察人員簡單回答:「雪本來是在雲內由微小的冰晶互相黏在一起後形成,雪落下地面融化成雨,是因為靠近地面的空氣温度不够冷,在南極下雨的情況并不多見。」基於科學要有實證爲原則,考察人員没有明言這是氣候暖化所致。 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比當年京都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最大不同,就是全球各國一致認同氣候暖化的真確性和嚴重性,再没有任何一國對此産生懷疑,這是最顯著的進步,也是唯一令人安慰的地方。說唯 一,是因為認同不等於有實際行動。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要求,發達國家應在2020年較1990年水平減排25%至40%,但歐 盟只承諾減排20%,還未達到最低要求,至於美國提出的2020年較2005年水平減排17%的目標,基於該國在1990至2005年間排放量增加 16%,所以實際上是較1990年水平減排4%,比歐盟的20%目標低得多。   至於身居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前宣佈,到2020年中國以國民生產總值(GDP)單位計算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不過若把這個數字與過去的GDP增長與人均碳排放增長量比較,45%的減排目標實際上是總體碳排放量增長超過35%。 待續… “極地博物館基金”李樂詩博士、送贈本會一批介紹保育地球、北極科學考察等光碟,主題為”北冰洋探索、北極驕陽、珠峰密語”、”地球之子”及”火山之子”等五款,供各位關心地球自然環境的讀者免費索閱,付寄光碟時將同時附上本會榮譽會長關潔梅女士送出的”極地博物館基金”紀念章兩款,有興趣者請寄來郵寄地址,或電郵本會careactionmacau@gmail.com索取。(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敏陽師生舒水困 龍禮小學換新顏

本會常務副會長潘鈫亮捐資三十萬元人民幣、為廣西省南寧市隆安縣、城廂鎮敏陽初中興建防滲水壩及蓄水池,與及為隆安縣布泉鄉的龍禮村小學興建學生宿舍、圍牆、操場、及舖設校道等基礎設施,兩校建設工程於2011年新學年前完成並使用。

Climate conference (I)

氣候會議(一)  李樂詩博士   2009年12月,筆者再次踏足南極,這次雖然不是純科學考察,不過能再次回到我視之爲母土的南極,我仍有點兒激動。起程之前,其實我也産生過一絲猶豫,因為同時間在地球接近極北之地的丹麥哥本哈根,正舉行探討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會議,全世界的焦點都聚集在這次被認為决定人類未來前途的會議上。作為推動環保的一分子,我也希望能見證歷史一刻。不過,最終我還是選擇南極,原因是我預計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極大可能與1997年的京都協議一樣,最終可能無功而還,結果不幸言中。 我這樣說并非有先見之明,事實上身邊不少朋友,包括好些中、外學者及環保人士跟她一樣,內心都很矛盾,因為大家都很希望各國政要真的能够爲保護環境而放下身段,共同訂出具體可行的協議。然而是這次氣候峰會的主調,是直指禍端乃由發達國家在過去數十年濫用資源和排放過量廢料所引起,特別是温室氣體排放引發全球氣候暖化的問題最爲嚴峻,而受害最深的卻是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因此這次峰會的一大訴求,是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擔負污染環境責任。 然而大家亦同時明白,發達國家不會輕易就範,尤其是經歷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西方各國經濟一蹶不振,要他們一方面投放大量資源補貼發展中國家改善環境,另一方面在國內進行環保改革,減少工業生産和富裕物質生活所製造的污染;要知道刺激消費和增加工業生產是發達國家振興經濟的主要手段,這個要求對國庫空虛負債累累的發達國家來說,即是減少收入,增加開支,與開源節流背而馳。這個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之間的根本性矛盾,本身就是一個死結,因此我們都認為,是次會議很難得出突破性的成果。 漂浮的警號   在距離氣候峰會大約兩星期,在報章上讀到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一座大約長500米、高50米、深350米的龐大冰山、正在澳洲外海的太平洋西南角海域飄浮。專家估計,這座冰山應該是在2000年從南極羅斯冰架(Ross Ice Shelf) 崩裂出來的,而且不是單一事件;這意味着氣候暖化持續惡化,還有更多的冰山正不斷從冰架中崩裂,并向北飄移,這座冰山無異是對人類世界的一個警示。事實上許多太平洋島國正面臨被淹沒的危機,這些島國的最高點只高出海平面幾米,原本是陽光海灘風光明媚,當地人過與世無争,跟大自然融合的生活,但近年氣候反常,海平面上升,且時常受到特大風暴潮汐冲擊,眼見就快要給淹沒。他們没有製造過多少污染,卻要承受污染的惡果,難怪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大聲疾呼。 待續… “極地博物館基金”李樂詩博士、送贈本會一批介紹保育地球、北極科學考察等光碟,主題為”北冰洋探索、北極驕陽、珠峰密語”、”地球之子”及”火山之子”等五款,供各位關心地球自然環境的讀者免費索閱,付寄光碟時將同時附上本會榮譽會長關潔梅女士送出的”極地博物館基金”紀念章兩款,有興趣者請寄來郵寄地址,或電郵本會careactionmacau@gmail.com索取。(數量有限、送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