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王登魁:親人
王登魁幼年喪父,他和姐姐亮霞,由爺爺奶奶撫養成人,讀書考入大學,登魁不但在學校勤工儉學,而且暑寒假期打工,掙學費支撐家庭,是個懂事孝順有志向的好孩子。
王登魁幼年喪父,他和姐姐亮霞,由爺爺奶奶撫養成人,讀書考入大學,登魁不但在學校勤工儉學,而且暑寒假期打工,掙學費支撐家庭,是個懂事孝順有志向的好孩子。
我記得去年暑假,剛剛高考完的我準備踏入大學生活時,受到極大的打擊一些不如意並壓抑難過時,經冉老師聯繫澳門樂善行黎叔叔,後來澳門樂善行、黎叔叔和丁寧姐姐都來到了我的生活,在黎叔叔丁寧姐姐發郵件鼓勵後,我打起了精神,開始積極樂觀地生活,他們給我帶來了希望和曙光。
編者按:宗娟紅從幼稚園到小學畢業一直在澳門樂善行孤兒院生活學習的,為人謙遜勤奮好學,成績穩中上升,直至大學期間學習保持優秀,盼望她將來在社會像學校裡一樣,再創人生佳績。 我是澳門樂善行孤兒院成長的學生,現就讀於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學校還是挺不錯的,教學品質也好,在學習這方面學校管的挺嚴,我學的專業是環境工程技術,班裏有五十三人,學習感覺還行班級第一。 為了不辜負冉老師、澳門樂善行叔叔阿姨多年來對我的關懷幫助,在刻苦學習文化課的同時,也加入了學生會,課餘做做視頻拍攝記錄著校園生活,也記錄著大家朝氣蓬勃的生活,參與活動實現自己的價值,增加了興趣愛好,其中獲得了一定的榮譽,在2020年12月,環境工程學院舉辦的“化學實驗”技術競賽中,榮獲三等獎,又參加第一屆“黨史”知識競賽,榮獲一等獎。於2021年五月,在環境工程學院團總支開展黨史知識競賽活動中榮獲三等,後又獲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預防愛滋病知識競賽優秀獎、還獲得了2021年全國高校青年抗疫吉原獎、福布斯世界紀錄閱讀挑戰獎。最近又取得一等國家獎學金獎,三好學生等。 放假回到家中,我現在也感覺到了輕鬆,不會像之前那樣,感覺特別沉重,現在大姐已經就業工作,有了自己的事業,妹妹明年面臨著高考,弟弟今年已經升了高一,現在一個一個的都快畢業,現在回去家裏都是歡聲笑語,緩解了生活的壓力,我們都很懂事,回家都會幫家裏人幹活,給家裏買禮物,要不是冉老師、澳門樂善行、黎叔叔、李漢霖哥哥和何銳志姨姨在這11年來的幫忙,我覺得我們一家人真的很難熬過,我也不會無憂無慮的步入校園生活,弟妹們也就沒有今天這樣的讀書生活。回想我們姐弟四個在父母離開後靠年老多病的爺爺奶奶和伯父汗一把淚一把拉扯成長的艱難日子,真是悲喜交加! 我們姐弟四的今天來之不易,我也沒有什麼可以給您們的,現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珍惜並且努力學習,算是對冉老師、澳門樂善行、黎叔叔、李哥哥和何姨姨等,這麼多年來對我和家裏人幫助的一份交代,我會繼續努力進取,也會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筆者今年在學校門前攝 筆者在學校做學習筆記 筆者(左)2016年和冉老師合照 筆者(左前)2011年認識黎叔叔 筆者(左3)和同學們在冉老師家門前嚐黎叔叔寄來的月餅(2013) 黎叔叔翌年再來孤兒院 送給我洋娃娃(2012)
陳梓暄同學自幼乖巧引人喜愛,有獨立思考認真學習的好習慣,且有較強毅力,這一切造就了她能考入重點大學,並敢於衝刺研究生學業的勇氣和行動,祝願梓暄再上金榜。
編者按: 劉彥虎自小生活在會寧南部山溝裡,艱苦的環境,磨礪了他堅毅的耐力,在家為父母分擔家務,在學校勤奮刻苦成績優秀,期盼他在畢業後能夠繼續努力成為改變家庭命運的驕子! 我是澳門樂善行林叔叔的資助學生,在蘭州文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就讀。時間真的太快了,在過去四年得到資助的時光裏,我和家人很感激感謝林叔叔的默默付出和幫助。 去年是個不平凡的年份,除了疫情的重大影響,連續性的降雨使家鄉遭受雨澇災害,農作物大規模減產;幸虧最小的姐姐今年已經就業,就我一個還在學校,家中的經濟壓力減輕了不少,收到林叔叔的資助以來,我基本上很少從家裏拿錢。在大學這幾年來,我將學校學生會一直作為我自己鍛煉的一個平臺,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學校團委老師分擔部分工作,由於畢業年級牽扯到畢業事宜比較多,還牽扯到考工作,所以前不久剛剛卸任校學生會的副主席,在學生會工作的過程中,我一直在調整我的時間分配情況,到目前沒有掛過任何相關課程,工作也得到學校團委老師的表揚。想著以後工作之餘的愛好,今年還拿到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註冊教師的證書,沒讓自己的這點興趣荒廢。我在學校期間獲得的這點小小的成就,與林叔叔在背後給我的默默的支持分不開,是他減輕了我家庭的重擔,減輕了我爸爸媽媽身上的經濟壓力,林叔叔猶如我的再生父母,幫助和成就我在學校裏豐富我的學識。 筆者伯父在夏天辛苦剪綿羊毛 現在的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總感覺時間太快了,生怕時間無情溜走。在大學裏我得到了許多成長,自己也收穫了許多的經驗,我在參加學生會和社團的同時,學習上也絲毫沒有放鬆,沒有任何掛科記錄,這一切成績都是林叔叔對我家的幫助和關心結果。 回味即將結束的大學的學習經歷,感覺自己心裏有很多很多話語,可不知道說些什麼才能表白清楚,只能借此機會,感謝澳門樂善行、銘感林叔叔對我的關心和幫助。 筆者攝於老家門前(2017) 筆者在教室裡自習功課 筆者用電腦編輯審定新聞稿件(2020) 冉爺爺(右)到訪筆者家與爸媽姐留影(2014)
編者按: 杜同學非常懂事,在學校邊刻苦學習、邊勤工儉學,暑寒假期經常打工;她辛勤付出不但減輕單親媽媽負擔,更為正在學的弟弟做了好表率,使雖然經濟緊張的家庭顯得和睦溫馨,全家人滿懷信心走向幸福。 由於疫情原因,今年寒暑假直接連放了,這個假期是上大學以來在家待的最長的假期,在這漫長的假期裡,經歷了很多的事,有一句話說 長大並不是過了多少歲就算長大,而是經過了某一瞬間,這一瞬間也許是某句話,某件事,經歷了才能讓一個人真正的長大。 從小爸媽感情不和,天天吵架,離婚,由於媽媽太要強,總把最好的給我和弟弟,所以小的時候並沒有感覺到和其他同學有什麼不一樣,但隨著年齡的增加,媽媽慢慢的變老,面對有些事情,不再想告訴媽媽,總想要自己扛,在學校生病了自己去醫院看,由於自己學的是預防醫學,有著皮毛的醫學知識,從外部表現看,有可能是腫瘤的情況下,自己去醫院看病,坐在醫院大廳等待叫號的過程是如此的漫長,室友讓告訴家人,但我知道,這麼遠的距離一切未知的情況下告訴媽媽,她只會乾著急。所以選擇自己扛。 筆者(右1)在進行乙肝疫苗的宣傳 假期中我無意間發現弟弟身上有一大片白的,在我的盤問下他告訴我是白癜風,之後跟我說不要告訴媽媽的那一刻,我意識到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弟弟也開始自己扛事了。白癜風要麼是遺傳因素引發,要麼是精神因素引起,排除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的可能性較大。有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有的人用一生去治癒童年,很不幸,我和弟弟屬於後者,《原生家庭》這本書的作者在書中寫到了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她所遇到的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傷害,以及解決的辦法,我讀完之後很受益,不管原生家庭多麼的糟糕,能救贖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我把這本書也推薦給了弟弟,以及身邊更多的有需要的夥伴。希望弟弟能夠調節好自己的心態,不要過多的去擔心事情,我也會增加和弟弟的交流,共同承擔一些事。本來是要寫我的暑假生活,寫著寫著,跑題了…… 明年就要畢業,暑假前的一學期上完了大學的所有課程,假期找到了我們縣的疾控中心進行實習,瞭解我們專業對口單位的實際情況,雖然聽到過學姐學長們說疾控,但通過自己的親身實習更能清楚的瞭解。實習期間我主要在傳防科實習,由於今年疫情的原因,傳防科主要負責新冠疫情的統計,以及疫苗的配送,發放。在我 們科室不忙的情況下,我主動去其他科室,瞭解其他科室的職責。實習一個多月,我基本知道了科室的分佈,各科室的職責,以及該單位的晉升機會。馬上就要開學了,下學期我們將會在學校的安排下繼續進行四個月的實習,學校安排的實習,我選擇了除疾控之外的其他單位,因為課業比較重,大一到大四基本沒有進行專業相關的實習,所以,最後這一年盡可能對的接觸本專業相關的行業,做瞭解。考研,就業兩邊手抓。 我還利用假期的時間去回訪了我在 2018年參加的在愛中行走大學生心靈成長活動過程中幫助過的一個小妹妹,雖然,給不了她什麼東西,但能帶給她一些心靈的鼓勵。我始終堅信,傳遞愛,沒有時間之分,沒有身份之分,最重要的是我們有一顆愛人的心。最後,真誠的感謝澳門樂善行、林叔叔和黎叔叔對我的幫助,這份幫助我會永遠銘記於心,並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將這份幫助傳遞給更多人。 筆者於校門前 右起筆者母、弟和冉叔叔 疫苗宣傳活動上的筆者
編者按: 常永弟進入大學前一直不太活潑,但學習挺認真,能夠完成各階段學習任務,對生活有追求,做好人生規劃,也能吃苦,堅持努力不懈,大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是個有前途的好孩子。 2019年考入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的我,拿上大學錄取通知書時非常高興,給奶奶誇耀“我是大學生了!”奶奶摸著我的頭說“是澳門樂善行林叔叔黎叔叔幫你考上大學的,不要忘記呀”。“我會永遠牢記的”應聲道。因爲我極羨慕那些從大學回來的哥哥姐姐們,特別羨慕他們話語的溫柔,很少有我們西北人鋼腔粗聲,給了我親近感和向往欲,所以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我終於和他們一樣接受大學教育了! 初入大學時的我懵懵懂懂,有些膽怯,甚至會因爲家境貧困而感到自卑,學習曾很不適應,壓力也特別大。每當在這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就思索家鄉的嚴酷環境,腦海裏父輩們奮命抗爭的情景和林叔叔的激勵、黎叔叔的關心,給了我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擺脫內心的陰影。爲了理想,我很快卸下了包袱,適應了大學生活。大學有很優秀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條件,我深知要獲得新知識更需要努力學習,嚴格要求,精益求精,努力充實和完善自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的追求和目標,爲今後的人生,做出規劃,不讓虛度光陰,利用學校的資源完善、提升自己。學會堅持,保持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的一切挑戰,用奮鬥和拼搏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學校我不曾忘記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積極參加一些志願公益活動,盡自己綿薄之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黎叔叔的教誨讓我知道學好知識以後能貢獻社會,關愛更需幫助的人,將澳門樂善行的愛心傳遞下去。助學金的幫助不但大大減輕了我家的經濟負擔,更讓我能安心與專心的學習,培養了我的生活自信心,增強了我的社會責任感,珍惜時間,拼搏奮鬥,勵志成才,爲祖國,爲社會,爲人民做出貢獻。 小時候在澳門樂善行孤兒院的經歷,與及黎叔叔來中灣小學的身影記憶猶新。知道澳門樂善行曾經幫助過我堂姐常學巧,幫過我中灣小學的同學,現仍在幫助會寧乃至周邊的貧困學生。這種博大持久的助學關愛情懷,不但體現在澳門樂善行的助學建水窖碑文裏,更永遠植根甘肅受助學生和家長的心田。 心裏有句話:我們家鄉大變樣了,植被好多、也有自來水,已今非昔比了,熱切盼望林叔叔、黎叔叔和澳門樂善行叔叔阿姨們能來我家做客! 筆者學生宿舍裏溫習功課 筆者替奶奶梳理頭發 筆者與媽媽(左1)、奶奶(前)在一起_ 筆者在自家院子裏留影
心裏樂開花 甘肅 牛曉娟 編者按:牛曉娟生長在甘肅貧困山區,妹妹在一歲時腦中風轉癲癇病,常會摔傷,父母為女兒治病負債累累。曉娟孝順懂事,教妹讀書,自己勤奮,成績優秀,考上心儀大學,勤工儉學,將來肯定是社會、家國有用的人才。 筆者在學校接受軍訓 筆者一家人與冉叔叔 我來自農村因病貧窮家庭,妹妹今年已經19歲,一歲時得了癲癇,至今還在吃藥,到處求醫,但效果不佳,時不時發作的病,揪著我們全家人的心,身邊需要人的照顧,發病時經常嚼爛舌頭或嘴唇,有時家人稍不注意就跌倒在院子裡,經常發生摔傷甚至重及骨折,由於癲癇病的影響,妹妹記性很差,教過的知識很快就忘記,如今哪兒也去不了,在家待著。 筆者在溫習功課 筆者妹妹代簽領助學金 2011年,妹妹又不幸被診斷出腦部惡性腫瘤,為了籌集手術費,爸爸到處借錢,由於我們姐妹一直在上學,加之給妹妹求醫治病,當時欠的債至今尚未還清。前段時間妹妹的腿又骨折了,更是雪上加霜,即使是這樣,有著冉叔叔的關心看望,妹妹很是上心,每次來家裡不斷的鼓勵妹妹,帶很多妹妹喜歡的衣服,除了對經濟上的資助外,叔叔阿姨给妹妹精神上的幫助更是不容忽略的,每一次冉叔叔的到來都會讓妹妹高興很久很久,這次領取澳門樂善行的助學款也和母親一起去了,又得到安慰鼓勵。 父母由於沒有文化,也就只能幹力氣活,供我們姊妹上學,我深知父母工作的艱辛。我很愛這個家,雖然很貧困,但我們互相扶持,積極面對,從不抱怨生活。本來冉叔叔以前也曾告訴我考上大學有困難了聯系他,因各方面原因幾次欲言又止沒敢再聯系,正巧他去我們莊李文韜家時,了解到妹妹又骨折了,又來我家看望妹妹時問及我的讀書情況,我十分高興的加了微信提供了資料信息,不久媽媽領到了澳門樂善行的助學款,我在電話裏知道那麽大數目時,激動不已,心裏簡直樂開了花,這是澳門樂善行叔叔阿姨給我的救命錢,真是雪中送炭! 作為一名貧困大學生,對此有深刻的體會,澳門樂善行的幫助,不僅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於我們而言,您們猶如冬天的太陽,給予我們溫暖,給我們能量,給我家精神上支撑,讓我們覺得生活雖然艱苦,但總有人默默的關心著我們,讓我們知道貧困的生活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始終挺起精神,就一定能走過這段艱難的歲月。昨天已經成為遙遠的回憶,我們不再畏懼家境的貧困,也不懼生活的壓力,會依然頑強堅毅,會仍舊拼搏努力,我會繼續好好學習,願在澳門樂善行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 筆者在大學校門旁 筆者媽媽和妹妹(左1、2)到會寧代領助學金 更新日期: 2020/12
努力學習報恩情 甘肅 張寶娟 編者按: 張寶娟同學受家庭病困交加的沉重壓力激勵,在學校刻苦學習,在家從鍋臺到田間總是忙裡忙外,還要照顧患病的爺爺奶奶及伯父,她孝順懂事在努力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孝道文化,相信她能堅持下去。 筆者在縣城與冉校長相遇時合影 種田幾乎是我家裡的主要經濟來源,爸爸媽媽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盡心竭力的哺育和撫養,雖然沒有給我同齡人一般的成長環境和經濟條件,但是我知道那已經是他們的所有。爸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和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所以他們節衣縮食、省吃儉用,辛辛苦苦支撐著整個家庭,這一切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因為我的家庭病難很多,爺爺一點兒看不見聽不到,奶奶患嚴重的高血壓病,伯父不省人事,吃喝及二便都要靠別人清理……,經歷過的那些困難和磨難讓我深知發奮讀書、刻苦努力的重要性,有了工作掙了錢才能為父母分憂解愁,改變家庭狀況。 筆者(右1)和冉校長爺爺叔叔奶奶媽媽合影 大二後,常去參加各種社會實踐,通過最近階段幾個月在社會上的實習實踐,我更懂得了:學生在學校裡更多學到的是理論知識,而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在社會上還需不斷地學習實踐經驗,不斷地吸取教訓和總結心得。現實是殘酷的,也是公平的,它會給每個人同等的機會。我想:自己的出生是自己所不能選擇的,物質是貧困的,但是那是過去和目前,是自己以後的人生方向、是可以選擇的。物質的貧困不能代表著精神和思想的貧困,不能代表著靈魂的空虛和匱乏。我希望通過自己的不斷進取來充實自己的思想和靈魂空間,來改善自己目前不富裕的現狀,來改善貧困的家庭境況。 我們姐妹能有機會上大學謀工作,全憑澳門樂善行叔叔阿姨的全力幫助,像我們即使用國家生源地貸款進校了,也會因缺少生活費受到很大困難甚至輟學。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此時此刻,我能說的是感謝。面對著一次次的幫助,我唯有銘記父母師長的囑託,拋棄後顧之憂,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勤儉節約珍惜資助到手的每一分錢,不辜負您們對我期望。我會樹立遠大的理想,明確學習目標,以自信的態度,執著的信念,刻苦學習,以德博學,完成學業,把自己磨練成品學兼優的合格有用人才,為將來更好的回報祖國、回報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走好未來的路是我勇氣和自信的見證,我會用青春的激情和毅力創造更加絢爛的人生。 我時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十分感謝對我的資助,我一定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證明。很期待這一切的到來,我要回報澳門樂善行叔叔阿姨的深情厚愛。 筆者給奶奶梳理頭髮 冉校長給筆者家中三個病患者送來衣服
父親般的關愛 甘肅 董喜 編者按: 董喜母親在他幼小時候離開,靠偉大的父親撫育成長,生活的磨練造就了他刻苦讀書和節儉勤勞的意志,在家中是父親的好幫手,在學校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期望他將來投入社會是有卓越貢獻的建設者。 去幹農活的路上 收割油麥 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父親用微不可計的莊稼收入供我上學。他患有很嚴重的胃病,怕花錢從來不去醫院。在胃病嚴重的時候就喝藥片來緩解病痛的折磨。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父親和我也從來沒有放下期望,因為我們始終堅信能夠通過知識來改變家庭的命運,2016年上高二時,幸運地得到澳門樂善行的資助。 2018年成功考入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是我人生中最值得銘記的一年。我和父親都很高興,我們都覺得看到了曙光,但高昂的學雜費讓我們犯了愁,讓我對大學望而卻步。幸好用生源地貸款解決了學費和部分住宿費;在澳門樂善行林叔叔的幫助下解決了餘下生活、書本和住宿費用問題;讓我們貧困學子也有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我們現正走在逐步實現自己理想的大道上。感激林叔叔像父親一樣在我們對未來感到徬徨無助時,又一次點燃了我們理想的火花。是心靈上的救施,精神上的鼓勵,也將成為我們終生奮鬥不止的動力。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當自強自立,發奮學習,刻苦鑽研,用知識武裝自己,將來用真情回報社會,用行動報效祖國,並帶一顆感恩的心將愛心傳遞下去,盡力去幫助困難的人們。 在學校圖書館的筆者(左一) 筆者爸爸站在十分簡陋的院子 回望我過去一年的大學生活,是既充實又有著許多的無奈。我始終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不能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不能對不起我的家鄉和那些幫助我的人;不能讓那些對我有期望和幫助我的人失望和後悔!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我學會了很多書本上和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明白了大學不是終點,其實是一個和全國學生一起賽跑的起點。所以,我們這些貧困地區的學子要更加努力,學習先進的理論和知識,把先進的技術和高端的人才帶進我們的家鄉,讓我們的家鄉真正的富起來。有時候,在大學真的感覺到很多無奈。就像班級聚餐,我只被同學“拖去”過一次,想起節儉有加的爸爸,其他的被我以各種理由都推掉了。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作為受助的學生,我承諾將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用知識和智慧武裝自己,早日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為改變家鄉面貌奉獻一份力量,讓父親和澳門樂善行林叔叔看到我的美好未來。 社會實踐的筆者(左一) 接受軍訓(最後排右一) 更新日期: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