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actionadmin

Zhang Peng, Gansu: Six years experience

  六年心路 張鵬   六年的時間,太多的回憶,有艱辛也有精彩,就這樣一路走來,也許很難用一段文字描述清楚。2006年盛夏,在我和香港黎叔叔的一次通話之後,離開了家鄉、告別養育我10多年的祖母和父親,也是想讓他們在日後的生活能夠改善,背著僅有的幾件衣服,懷著信心和希望踏上了北上的火車;車輪的作響、周圍乘客的雜吵及窗外的美景都掩蓋不了第一次出遠門的激動,30多個小時的硬座完全沒有困意。北京是我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的地方,雖然僱主是同鄉人,但是人情的冷漠和繁重的工作讓我無所適從,看著車水馬龍的首都城,突然發覺自己其實很渺小很無助。我無奈辭去了第一份工作,輾轉來到了毗鄰北京的天津找工作,同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同是用自己辛苦的勞動在獲取微薄的薪水,但是我很快樂,也是在那時鍛煉了我的堅韌和毅力,由於在戶外工作,天氣等原因導致我身體不適,也是在那時候黎叔叔和朋友們的幫助南下廣東,現在看來,天津無疑是我工作路上的一個轉捩點。   2007初我來到了廣東,在這個中國最發達的省份來謀生,最初的求職之路可謂是曲折而漫長,後來我在沒有選擇的環境下進了一間電子廠,本來想著踏踏實實的做事,任何一個新的行業,能學到一門技能,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但殘酷的現實可不容易面對。同年七月、羅盛宗先生和潘鈫亮先生從黎叔叔處得知我的情况,僱用我進了羅生珠海的公司,黎叔叔和嬸嬸還親自將我從深圳帶來了珠海,從此我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安定生活。雖然與羅盛宗先生接觸的時間不多,但他給了我很多的幫助、鼓勵和機會,各同事給我的協助,也是在這裏我學會了更多的知識,感恩的同時我也感謝在這裏學到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變得更加成熟理智穩重。 張鵬與黎叔叔、嬸嬸攝於珠海上工當日 隨隊赴廣東番禺扶貧助學捐資活動(2007) 在公司工作近五年當中,感謝羅先生多次讓我參加澳門樂善行的大型活動,有幸間中也能參與澳門樂善行的後援工作,把善心人士和機構送來的捐贈物品、整理裝箱後交物流公司運送各地,雖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每次我都會盡力去做好,也讓我見證了大批的捐贈物資從國內或澳門經珠海送到受助者的手中。自己從前在家鄉也是領受愛心物品的,很感恩今天可以參與其中支援的工作盡點綿力。 六年的時間在外奔波,我已失去了家鄉疼我愛我、至親的祖母和父親,很多時候我都不曾去回首,劬勞未報、還有著很多理由讓我痛苦、失落;六年後的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新生活、孩子、家庭,也就是有羅先生等眾好心人不懈的幫助下,有著很多的理由讓我邁步幸福、快樂的人生路…   張鵬正將愛心衣物裝箱 參與在廣州捐助非州國家幾內亞比紹物品移交儀式 與澳門樂善行成員攝於2010澳門樂善盃賽場 樂善大使EDDIE彭懷安給張鵬勉勵打氣 隨隊探訪廣東陽江市陽東縣第一中學 編者按:作者來自甘肅省會寧縣山區一個貧農家庭,自幼喪母,得有心人幫助,完成小學及師範畢業後,曾在“樂善行孤兒院”照顧院童,謀生路途崎嶇、際遇坎坷。本會羅會長及潘副會長得悉其窘,僱請他到羅會長珠海的公司工作,處理本會在國內的後援工作。    

Climate conference (III)

氣候會議(三)  李樂詩博士 減排爭拗 (續上期) 由減少變成增長,是在玩弄數字遊戲嗎?對此、我們首先要正視一個問題—中國仍然有1億5千萬人口處於貧窮水平,是個發展中國家,若以人均碳排放量來看,中國只排在72位,仍屬低排放水平,當然以整體碳排放量計算,中國是全球之首,占全球排放量的19.12%。同樣情況也發生在印度,印度是碳排放量第五高的國家,占4.91%,但人均排放量則只排120位,因該國10億人口中有近三分之一仍生活在貧困綫以下。這個矛盾,令到兩國環保之路舉步維艱,一方面要加快發展助人民脫貧,另一方面要控制人爲廢料排放。因此當中國在哥本哈根會議提出到2020年要比2005年下降40%到45%這減排目標,大都給予正面的評價,因為這已是個不易達到的指標,没有這個減排指標,也許碳排放量將大得難以估計。   究竟發達工業國應該承擔更大責任,還是發展中國家要爲不斷增加的排放負責?相信没有誰能給出公正的答案。保護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應該肩負使命,盡力而爲。廢氣排放最主要是來自能源,因此解決之道首要是開發可再生能源,先進國家在這方面可發揮重要角色。好像德國便宣稱到了2020年,該國的電能從可再生能源中獲取的比例,會從目前的9.4%提高到25%;而瑞典更向國際社會公開表示,要在2020年放棄使用石油燃料,完全攞脫對石油的依賴,成為世界上首個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無油國,事實上該國現時已有接近30%的能源取自可再能源。   我們從不懷疑人類開發環保能源的能力,只怕所開發的産品技術又將掀起另一場利益爭奪戰。當低碳經濟正開始在金融市場活躍,減排變相成為大國壓榨小國的工具之際,可再生能源能否扭轉局面,没有誰能妄下斷言。在會議臨近結束前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仍僵持不下之際,美國與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幾個新興經濟體系總算達成没有任何約束力的協定,即未能接續2012年將期滿失效的《京都議定書》,設定全球温室氣體減排目標及強制履約機制,這個任務要留待下一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來完成。   縱然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77國組織形容這是「史上最差」的氣候協議,但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說,這已是「重要的起步」。《哥本哈根協定》把全球升温控制設定在攝氏2度以內(比貧窮國要求的不高於1.5度仍有距離);另外發達國家承諾由2010至2012年三年期間,會出資約300億美元協助貧窮國家對抗氣候變遷,這的確比甚麼也不做來得有意義!   我這次前赴南極,與2008年北冰洋考察有些相似之處,就是看到浮冰處處,旦不時有細小冰塊從冰架塌下。另一個相似的情景,在北極看到孤獨且飢腸轆轆的北極熊在浮冰上踟躇;而在南極,她則看到一隻孤獨可憐皇帝企鵝,在遠離海岸不遠處呆立不動,對前路一臉茫然…….此情此景,我覺得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給它們拍下照片,把它們的真實苦況展示人前—無論南極也好、北極也好,都正受着氣候異變的威脅! “極地博物館基金”李樂詩博士、送贈本會一批介紹保育地球、北極科學考察等光碟,主題為”北冰洋探索、北極驕陽、珠峰密語”、”地球之子”及”火山之子”等五款,供各位關心地球自然環境的讀者免費索閱,付寄光碟時將同時附上本會榮譽會長關潔梅女士送出的”極地博物館基金”紀念章兩款,有興趣者請寄來郵寄地址,或電郵本會careactionmacau@gmail.com索取。(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樂善澳門街

陳樹榮 新馬路命名一百年 20/12/2013 “善 堂”談 往 -陳樹榮 09/05/2013 澳門同善堂120年-陳樹榮 30/11/2012 紀念孫中山重遊澳門一百年 22/06/2012

紀念孫中山重遊澳門一百年

紀念孫中山重遊澳門一百年 陳樹榮 1912年5月下旬,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在闊別澳門十七年後,重遊澳門。今年是孫中山重遊澳門一百周年,值得紀念,籍此緬懷孫中山的豐功偉蹟。 孫中山26歲那一年,於1892年7月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旋即應邀來澳行醫。先入鏡湖醫院,承任義務醫師,成為澳門幾百年間第一個華人西醫。接著,孫中山向鏡湖醫院慈善會,借錢兩大筆,於1893年7月在草堆街80號開設中西藥局。在此之前,孫中山還向仁慈堂租房子, 在議事亭前地開設孫醫館。這樣,孫中山在澳門的三個地方懸壺濟世,聲名鵲起。 孫中山在澳門居停一年多,便轉往廣州開辦“東西藥局”,逐步由“醫人”至“醫國”,領導推翻清帝的民主革命運動,1895年10月“重陽節”,在廣州發動首次武裝起義,未及發難,即告失敗,轉折逃亡澳門,經香港轉往日本,從此,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神州故土澳門,開展革命生涯。 1912年5月24日 在澳門娛園與盧廉若等十人合照 1912年3月,孫中山辭去了臨時大總統,開始南下巡閱各地,五月中旬抵達香港。澳門華商盧九、簫登等聞訊, 迅即派代表往香港邀請孫中山訪澳。 1912年5月24日,孫中山一行由香港抵澳,應邀下榻盧廉若私家名園娛園內的春草堂,在娛園與澳門中葡各界人士歡聚一堂,受到民眾熱烈歡迎,留下了孫中山與澳門華商合照,孫中山與澳督主教及中葡各方人士合照,以及孫中山在陸軍俱樂部接見葡軍官等歷史照片,成為重要的歷史見證。 澳門鏡湖醫院是孫中山踏入社會的第一個工作地,孫中山於5月25日去鏡湖醫院訪問,在禮堂演講,宣揚民主共和,大受歡迎。孫中山在演講中,還鼓勵民眾擁躍購買剛出爐的公債劵支持國家。這種公債劵,由孫中山於2月2日簽發,是孫中山唯一以臨時大總統名義簽發的國債,澳門富商蕭登當場響應,即場認購四千元,一時傳為隹話。5月27日,孫中山結束了熱烈的澳門之行,從澳門返回故鄉香山翠亨村。 1912年5月24日 孫中山與澳門葡國軍人合照於澳門陸軍俱樂部 1912年5月24日 在娛園孫中山與華人合照 孫中山1912年5月24日 在澳門娛園(今盧九花園)與中葡各界歡迎者合照

Proceed from the heart to the future

我謹代表“澳門樂善行”感謝過去關心、支援、參與及捐助我們歷次活動的工作人員、愛心人士和團體。在你們的鞭策和鼓勵下,“澳門樂善行”的足跡已遍及祖國的貴州、廣西、北京、甘肅、廣東、河北、四川、湖南、甚至萬里外的非洲,體現世界一家的精神。

2012年

將愛的訊息傳開去 澳門樂善行季刋可於下列地點免費索取: 澳門: 澳門行政公職局公職福利處、澳門工聯總會驛站、  葡文書局(板樟堂) 愛華戶外用品專門店(龍嵩街) 澳門大學圖書館、八角亭閱覽室、澳門故事館(瘋堂新街) 氹仔: 氹仔坊眾聯誼會、廣興隆蠔油、旺記咖啡室、廣元堂中藥房、晃記餅家、甜磨坊 ( 木鐸街 ) 香港: 斯賓克華郵有限公司(香港告士打道50號九樓) 香港盈立發展有限公司 (香港 荃灣荃景圍38號匯利工業中心18樓B室) 步風體育用品有限公司 (香港 銅鑼灣 謝斐道409號 港佳商業大廈19樓)   國內: 超然食品(珠海)有限公司(珠海市 聯安路)   並可在澳門各大學及公共圖書館報刊閱覧室閱讀

2011年

  本會全體同仁謹代表國內偏遠、貧瘠地區的受助學童及弱勢社群,向2011年內賜予捐款、支援的下列各商號、團體、善心人仕、澳門樂善盃參賽者及報名而未出席者,致以最崇高的敬禮、最衷心的感謝。( 排名不分先後 ) 2011年 DAVIDWONG 李美蓮 胡浩強 梁華 陳學能 葉昊臻 蔡綺蓮 瞿偉剛 HUI YIU CHEUNG 李家華 胡嘉洛 梁嘉強 陳鴻發 葉建華 蔡綺琼 魏志雄 TAMYEELING 李海品 原勁滔 梁嘉廉 陳鐘麗 葉惠英 輝晉有限公司 鄺麗君 WILLIAM KHOO 李國雄 容永浩 梁嘉碧 陸偉堅 葉惠娥 鄭秀明 羅氏家族 WILLIAM LAW 李榮基 容東威 梁嘉儀 陶愛珍 葉諾臻 鄭漢樑 羅啟中 中國澳門瑜伽體育總會 李漢霖 振興藥房… Read More »2011年

2010年

本會全體同仁謹代表國內偏遠、貧瘠地區的受助學童及弱勢社群,向2010年內賜予捐款、支援的下列各商號、團體、善心人仕、澳門樂善盃參賽者及報名而未出席者,致以最崇高的敬禮、最衷心的感謝。( 排名不分先後 ) 2010年 ANDY CHANG NG HOI TAK 李宗彥 胡卓縈 張啟秀家族 陳小慧 劉秋林 蕭國林 BERTL SI TOU NICOLASPREMAT 李家華 胡家儀 張惠騰 陳江銳 劉家豐 賴振權 BETTY LEE SAM CHOI FAN 李彩紅 胡祖永 張嘉玲 陳美儀 劉藝良 賴偉鳴 CHAN KEONG TASIVILI 李榮基 胡嘉洛 張鵬 陳敬紅 摩卡娛樂場 謝康強 CHAN SIN LENG TSUI WAI KUN 李綺萍… Read More »2010年

2009年

本會全體同仁謹代表國內偏遠、貧瘠地區的受助學童及弱勢社群,向2009年內賜予捐款、支援的下列各商號、團體、善心人仕、澳門樂善盃參賽者及報名而未出席者,致以最崇高的敬禮、最衷心的感謝。( 排名不分先後 ) 2009年 CN律師事務所 吳彩霞 房屋局 區偉明 梁麗珍 黃小瑩 甄翠玲 魯春芳 LEUNG YING WING 吳登燕 林少波 區結連 莫一夫 黃少霞 維他奶(澳門) 有限公司 黎英萬 MIKO TAM 吳慧躍 林文禮 區麗茹 莫玉洲 黃文偉 趙錦安 黎鳴山 PRESS 吳燕霞 林仕娥 崔秀梅 莫華大 黃永健 趙錦蘭 黎潔心 ANITA 吳錦文 林永峰 崔銘文 莫維關 黃玉清 齊婷 黎錦慶 TSE YIU CHO 呂金女… Read More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