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actionadmin

14_P2_1

與美國微笑聯盟攜手 修復貴州兔唇童殘缺的笑容

  與美國微笑聯盟攜手 修復貴州兔唇童殘缺的笑容     微笑聯盟為國內兔唇貧童進行修補手術前後照 微笑聯盟醫療隊醫生在遵義為兔唇童做手術 微笑聯盟會長施安妮為本會成員介紹該會的活動 澳門樂善行與國際性服務組織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Alliance For Smiles 簡稱AfS) 合作,於今年9月在國內貴州省的貴陽市和遵義市,為140 多名患先天性唇顎裂(兔唇) 貧困兒童進行免費矯形手術和牙科修復,醫療援助隊由美國外科醫生﹑護士﹑麻醉師﹑兒科醫生和志願者組成。除做手術之外、醫療隊亦會舉辦座談會,與當地醫療人員,相互交流手術方面的意見,提供最先進的相關醫學知識和技巧,協助當地醫生建立長遠的唇顎裂手術治療計畫,鼓勵當地醫療人員在國內支持免費的醫療項目、讓更多病患兒童受惠。   醫療隊於8月18日晚抵達貴陽,翌日即開始看望病童,各地受助兒童們早已預先篩選,並從他們居住的鄉村接送到省計生委分流,8月20日開始為兒童們做手術,地點是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   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是一個非盈利性慈善組織,其活動主要是為唇顎裂的貧困兒童和孤兒提供免費矯形手術,該會是國際性的服務組織,他們的團隊曾先後為多個國家的唇顎裂貧困兒童和孤兒提供免費矯形手術。目前的活動重點在中國,已先後在國內汕頭、九江、沈陽、黃石、哈爾濱、溫州、宜昌、白銀、咸陽、蚌埠、廣元、廊坊、台州、遵義、畢節、漳州、興義等城鄉為各地唇顎裂貧困兒童服務,其目標是在中國建立長期唇顎裂治療項目。   澳門樂善行羅盛宗會長早於2008 年與美國微笑聯盟基金會聯繫,該會總裁兼會長施安妮女士(Ms. Anita Stangl) 曾於途經香港到國內時,本預約與羅盛宗會長見面,探討美國微笑聯盟與澳門樂善行進行項目合作的可能性。惜羅會長在該段期間剛在外地公幹,故委派其他成員代表與施安妮總裁會面,磋商合作事宜,並向她簡介本會的宗旨及理念,施女士介紹微笑聯盟在國內推行提供免費矯形手術和牙科治療的情況。及後羅會長與該會進行多次深入探討、研究後,决定動用部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去年捐贈的實物和善款,終促成是次貴陽和遵義的活動,希望本會跟美國微笑聯盟的合作,可以還原更多貴州省先天性唇顎裂貧困兒童燦爛美麗的笑容!       

2013.09_P1_01

濠江學子弘公益 愛心奉獻堪表揚

三位分別來自澳門多間大學快將畢業的同學,七月中到訪本會,適值羅會長在外地公幹,由理事長馮國康、副理事長蔡偉平及青年部主任姚嘉聰等熱情接待。三位代表龍穎君同學、鄧慧詩同學和鄧梓傑同學特意送來善款5,780元、捐贈「澳門樂善行育才助學基金」,該筆款項是他們一共十位志同道合的同學,於今年初合作,在塔石廣場開設年宵攤位賺到的金錢。他們在嘗試汲取創業經驗的同時,亦計劃做點公益事,打算若有盈餘的話,將捐送出來,以達到「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2012蘭州馬拉松

2012蘭州馬拉松 編輯小組 應甘肅蘭州馬拉松組委會的邀請,在田總協助下,澳門長跑聯隊20多人參加6月10日在蘭州舉行的第二屆2012蘭州馬拉松長跑比賽,項目設有全馬(42.195公里)、全國馬拉松積分系列賽競賽、半馬(21.0975公里)、十公里及迷你馬拉松。 為了充分展示蘭州城市形象,體現蘭州城市精神,拉動蘭州經濟發展,推動蘭州文明建設,由中國田徑協會、甘肅省體育局、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12蘭州國際馬拉松賽,於2012年6月10日上午8時在蘭州東方紅廣場舉行。在這美好的季節裏,三萬多名運動員沿百里黃河風情線,環繞中華民族母親河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馬拉松比賽,最後由埃塞俄比亞的所羅門西格和甘肅女子選手張景霞、分別奪得男女全程馬拉松冠軍。 比賽中領前的非洲跑手 蘭州國際馬拉松比賽線路設在蘭州這座歷史悠久的西部重鎮舉行,蘭州多年精心打造的城市名片“黃河風情線”,沿途景色優美,觀光長廊、“生命之源”水景雕塑、黃河母親雕塑、西遊記雕塑、平沙落雁雕塑、百年中山橋、白塔山、黃河音樂噴泉、人與自然廣場,龍源園、體育公園、水車博覽園、春園、秋園、夏園、冬園、綠色公園等沿河景觀,充分展示了西部夏都的風采,可以讓參賽運動員在奔跑過程中感受黃河文化的無限魅力。 蘭州國際馬拉松賽、是目前國內舉辦的海拔最高的全程馬拉松國際賽事之一,更是全國唯一一個全程42.195公里賽道全部圍繞黃河而奔跑的馬拉松賽、以“激情馬拉松,活力新蘭州”為口號。除了競技比賽外,組委會在比賽起點、各終點和沿途景觀點,組織豐富多彩的群體活動,啦啦隊在會場和賽道上激情四溢地為馬拉松健兒們呐喊加油,古老的金城大街小巷人潮湧動,進而烘托馬拉松賽的熱鬧氣氛。本次賽事吸引埃塞俄比亞、澳大利亞、巴林、巴西、白俄羅斯、德國、法國、美國、肯雅、蒙古、南非、日本、臺灣、坦桑尼亞、香港、澳門和義大利等23個國家地區和城市的32685名馬拉松選手和愛好者參加。 澳門跑友首次參與蘭州馬拉松,賽道景色吸引,跑友們十分享受這次的比賽,感受深刻,景色美麗,流連忘返,澳門跑友並相約明年再組隊到甘肅蘭州參賽。鳴謝:陸偉堅、蔡偉平提供資料及圖片,謹此致謝。 賽道圍繞中華民族母親河一路向前 男子組衝線一刻 澳門長跑聯隊抵達甘肅蘭州機場留影

甘肅邵明德:用愛創造

  用愛創造 甘肅 邵明德   大愛無疆,大愛無言,千傳萬遞是清泉、是綠洲、是無私的付出、是生命和生命的惠澤 —– 題記   愛是感情中最神聖的字眼,愛是溫暖、是和諧、是感動。是啊,此時此刻,我的心是溫暖的,更是感動的,那千里之弦,萬里之音,只傳遞著一個字眼“愛”。這份“愛”是遠在港、澳的澳門樂善行寄來的希望之火,對於一個農民家庭孩子的關愛、資助。是您、黎叔叔不辭勞苦,翻大山,過澗溝,來到我們家,關心詢問家中情況,當您們瞭解到我家中經濟拮据時,便時常資助我們,尤其是解決了我上學的問題。 冉叔叔和黎叔叔等、到訪筆者家鄉的路 特別令我難忘的是去年秋天,爸爸在拉運塑膠卷時,被山區窄窄的小路埂掛倒翻入下一塊梯田裏,當即疼暈不省人事,路旁的人看見後,幫扶的幫扶、找車的找車,折騰了六七小時後,送到了定西市醫院,檢查拍片診斷為粉碎性髖骨骨折,又轉院到了蘭州,重度的牽引使破碎的髖骨極度疼痛,爸爸的呻吟聲,真如撕人心肺、慘不堪睹,我覺得我們家的頂樑柱倒了,再也無法重新立起了,再沒有人供我上學了……這時冉叔叔來看望,他轉達了澳門樂善行的慰問,並鼓勵我們全家不要害怕,挺起精神,囑咐我繼續努力學業、澳門樂善行會幫助你、會好起來的。從此,心中以黎叔叔敢於爬高山過深溝的大愛精神為榜樣,在澳門樂善行精神鼓舞下,我強咽心疼,默默讀書,等待著心靈傷口的癒合。隨著時間的度過,爸爸終於又能直立行走了,我也在此間獲得了學習成績優秀獎,由此我深深感受到澳門樂善行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巨大的,過去是她不斷鼓舞了我,現在和將來她依然會鼓勵著我走向理想的彼岸,她是我終生受用的力量源泉。  我現正讀初三、今年要畢業了,求學費用是家庭的巨大開支,爸媽總是不停的掙錢,可是這裏十年九旱,莊稼沒有收成,生活捉襟見肘,自從有了澳門樂善行的資助後,父母再也不用為我上學的事太擔心,那猶如雪中送炭、紓解我們的燃眉之急,讓我在學業上寬了心、充滿了自信,重燃希望之火,精神倍受鼓舞。 感謝澳門樂善行的資助和關切鼓勵,從今往後,我會更加勤奮學習、努力奮鬥。天地間的每一個角落都傳遞愛的資訊,她讓我感悟到:有愛的世界真好。 編者按:作者出生於偏僻農村、爺爺太爺都是讀書人,對教育的重視深深地影響著作者,他也很珍惜來之不易的社會關心資助,在父親受重大創傷時仍樹立信心刻苦學習,勇敢面對困難,祝願他順利進入高中。 黎叔叔與筆者及奶奶細談近況 爸爸在醫院接受治療 筆者及鄰居家的曬地   澳門樂善行、黎叔叔、冉叔叔給奶奶帶來希望 黎叔叔離開前跟筆者和家人攝於大門前  

樂善非洲慈善足球

送愛到非洲 編輯小組 本會羅盛宗會長在月前探訪非洲幾內亞比紹時,捐資給當地簡陋的鄉村學校興建新校舍、以祈改善他們的學習環境,亦對非洲葡語國家的弱勢群體盡點心意。幾內亞比紹的鄉村學校十分殘舊、外牆以泥土堆砌,屋的上蓋及橫樑均以粗樹幹作材料,加上書枱、櫈等破舊簡陋,屋頂百孔千瘡,學習環境非常惡劣、亟待改善。近日收到幾內亞比紹寄來照片,新校舍建造工程進行順利、並快將峻工(附圖),預期今年稍後時間將會啟用,讓當地的在學兒童得以早日在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下讀書。 非洲幾內亞比紹快將峻工的新鄉村學校 比紹兒童都祈待著新校舍的落成 幾內亞比紹的原泥巴舊村校外貌 原泥土建舊村校的內部教學設備落後 澳門樂善行民航愛心兒童慈善足球賽 編輯小組 本會贊助的第一屆澳門樂善行民航愛心兒童慈善足球邀請賽,自2013年2月2日在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展開序幕,繼於3月23日聖德蘭小學、4月21日氹仔中葡小學及5月18日培華中學附屬小學,分別舉行多場賽事,澳門民航足球俱樂部及澳門樂善行為鼓勵各參賽同學,亦組成代表隊在氹仔中葡小學進行第三站賽事時、舉行五人足球友誼賽。無論比賽成如何,大家都希望在國內建校、助學扶貧的同時,亦推動年輕人關心、回饋社會的理念,讓小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對澳門地區的長者及弱勢群體多加關懷。

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

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 胡浩強 梵蒂岡Vatican也稱「梵蒂岡城國」,是全球領土面積及人口最少的國家,總面積不足0.5平方公里,約與澳門南西灣區相近,人口不超過1000人,但卻是全世界天主教最高權力機構所在,說是最小卻權力不少。梵蒂岡是一個政教合一神權國家,以神立國,沒有總統,首領就是教皇。沒有軍隊,只有保護教皇的瑞士僱用衛兵團,簡單說就是神明保佑的國家。 這個教皇之國沒有農工產業,卻很有錢,收入主要靠全世界信徒的捐獻。梵蒂岡公民幾乎都是神職人員,包括主教,神父、修女,而天主教及神職人員都不能結婚,所以梵蒂岡人都應該是移民。梵蒂岡是位於羅馬市區內的國中國,是天主教徒聖地、神的國度。到梵蒂岡主要要參觀是聖伯多祿大教堂、聖伯多祿廣場、梵蒂岡美術館等。這一天羅馬的天空特別藍,從地鐵站出來,走十分鐘的路,穿過聖伯多祿得廣場,宏偉的聖伯多祿大教堂便展現眼前。   這裡最著名的建築物,就是聖伯多祿大教堂,這座教堂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參予建造的人,都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在建築、繪畫等各領域上大放異彩,梵蒂岡建築物都是義大利藝術家們的傑作,如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及<最後的審判>的畫作,還有古希臘羅馬時期的人體雕像作品等。聖伯多祿大教堂是在世界上最大教堂,主體建築高45米,聖伯多祿廣場是貝尼尼所建造的廣場。廣場中央的「埃及方尖石碑」高26公尺,而廣場兩側各有一個藝術雕像的噴泉,使教堂更具氣派。   大教堂的外觀非常宏偉,廣場上的廊柱,由248根陶立克式石柱和88根方柱所組成。訖站在教堂上方是聖經裡聖人的雕像。圍牆之外就是義大利,梵蒂岡可算是沒有國界的國家。梵蒂岡是沒有警員的,只由瑞士僱用衛兵團,穿著麗亮的制服維持治安,衛兵手持著一根八尺長的「梵蒂岡長戟」,看上去是很鋒利的!但由於治安良好,瑞士僱用衛兵團的工作,好像是為遊客充當模特兒。  信徒與遊客天天朝聖 瑞士僱用衛兵團 最美雕塑聖母哀痛 華麗的大教堂 遊走聖伯多祿廣場 信徒與遊客天天朝聖 教堂上方的聖經故事

我的樂善行夢

我的樂善行夢 甘肅 冉樹蒼 2013年歲初時間,河南蘭考愛心媽媽袁厲害的孤兒院,失火造成7名幼童喪生。據民政部門(我國有61.5萬名孤兒 政府僅收養10.9萬人),袁厲害事件對全國震動很大,由於大部分民間收養,一旦出現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所在地政府領導的責任,所以當時全國各地對民間慈善收養機構進行了全面清理,我苦心經營了十多年的孤兒院,1月中旬因認定不具備基本條件宣佈停辦。在停辦後這約100天時間,我通過電話或動員食宿生家長及早聯繫學校就讀,再通過瞭解觀察繼續在中灣小學讀書食宿生的實際困難,並思索如何解決或緩解貧困、孤殘學生的辦法。現在只能讓那27名特困學生每天在我家午膳,天氣差大風雪時、讓個別回家路途既遙遠又險峻的同學留宿我家,在這困難時期、也不時想起過去的艱辛歲月。 2001年山頂上的樂善行孤兒院(黑點位置) 我收容殘疾孤兒接受義務教育,是從1994年幫助本地貧困學生開始,那時候全社會都在力爭普及初等義務教育,政府也在號召讓殘疾孤兒接受初等義務教育,我就把本村的孤殘學生接回學校上課。大量工資花在改善食宿生基本條件上,我像90年代賣耕牛建學校那樣堅持改善優化學校的住宿條件。隨著食宿生增多、1997年開始收容外市縣輟學學生住宿我家繼續讀書。2000年我自力更生建宿舍,為省錢、自購了很多擋手工具,錢少請不起大工,我給小工教方法、邊學邊幹,一年三季幾乎每年都斷斷續續地建造,幾經辛苦在我家旁建成了多間宿舍,食宿生有了初步棲身之處。為解決人口增加食用水消耗更多的問題,從1999到2007年用近十年時間硬化了近2000平方米的集雨場及水池,每年為食宿生和天旱時給五保老人及缺水戶免費提供用水,因為水是他們最頭疼、付出最多的事。從2001年認識黎鴻健先生開始、他一直像親兄弟一樣關心幫助並鼓勵我堅持做助學扶貧的事情,通過他得到了澳門樂善行羅盛宗會長及各領導的援助,我將宿舍命名“樂善行孤兒院”。澳門樂善行每年援助孤殘學生和捐款改善我院食宿條件,2009年初、殘疾學生及低齡女生宿舍有了坐廁,2010年初、六間學生宿舍全部安裝高低床架及坐廁,食宿學生人數最多的時候有42人。 基於資金困難,儘管我們已盡最大能力,各方面條件依然不足、簡陋,由於我的軟面情,困難者有要求,我一般都能答應,從不考慮責任後患。2009年初有兩名定西市患血友病兄弟學生家長請求在孤兒院“避難”食宿、及在中灣小學讀書,希望變變環境能病情轉輕,盼望兩個孩子能不能活一個,礙於家長說得痛苦情景,我答應了!血友病患者病發時即需輸藥液,面對這樣的重危病學生,我設置了夜間11、1、3點的鬧鐘防止失睡。 食宿生互相幫助 (2009) 孤兒院早年簡陋的睡床(2001) 澳門樂善行寄來的衣物 (2008) 澳門樂善行黎先生探訪孫克美家 助學路不易走(2012) 幸運地這兩兄弟在孤兒院的日子比在家輸藥液還好、生活平穩,奇怪的是那年端午節兩個回家後同時舊病發作,老大是無望的等死又活過來。當市縣部門知道消息,民政領導來校談話,勸籲勿收容血友病學生,最後我只好遵照指示、在學期末送他們回家,幸好兄長仍得到澳門樂善行繼續助學,現已上初二了! 收養孤殘單親學生的歷程並不容易、責任實在太大了,出走、打架、偷東西等時有發生,聽起來雖說沒人管是孤兒,可一旦出了差錯責任就說不清。因經費緊張食宿生沒有陪護管理員,為了看管食宿學生,我每天晚上都轉上幾回,替小孩們蓋被、叫尿…..因為他們中間有的年齡只有4歲,就是大一點的都需要夜間照護,他們畢竟都是孩子,帶有流浪漢的惡習,而食宿起尿欲望和正常家庭孩子一樣,需要親人照顧。即使我多操心,畢竟跟父母感情還有差異,況且小孩想媽思家是其天性,找丟學生是常事,不過因管理較嚴,一般跑不多遠。為了培養一家親教育的環境,我經常備有水果糖玩具之類的幼兒寵物,給我孫子有的食宿生都能嘗到。 走讀的食宿生每日上下課要翻山過溝,此為其中一段平坦的求學路 最難忘的是年前羅會長率澳門樂善行部分領導及樂善形象大使彭懷安先生等探訪會寧,雖由於綜合原因致沒能臨孤兒院,但羅會長一行等仍在會寧接見了我,給我和孤兒院童很大精神鼓勵,羅會長關心親切地說:“祝願樂善行孤兒院小朋友能有較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地方,祈能他日為地方作貢獻,成長路上雖有障礙,但不影響成材。”各位都勉勵我努力克服困難,堅持服務慈善事業,讓偏僻山溝裏的孤殘學童有學上。澳門樂善行各位領導非常體貼關懷孤殘學童的處境,扶助院童健康成長。“有教無類”是孔子的主張,現在貧困學生雖處逆境,正如羅會長說“成長路上雖有障礙,但不影響成材”,我們克服困難實現教育公平,讓每一個失學的孩子都能上學,這是我的中國夢,也是我的樂善行夢,夢想能否實現雖無定期,但我會不棄不捨堅持到底,始終相信天無絕人之路!更值一提的是在我完成這文稿後不幾天,羅會長又關心批示匯來資助款,真是雪中送炭呀、幫助貧困學童的路又能繼續走下去了! 在飯堂溫習功課 (2009) 樂善行孤兒院的女生宿舍 (2010) 暫時為前食宿生供應免費午膳 (3 / 2013) 去年澳門樂善行黎先生到訪完畢,離開前與眾人合照(2012) 作者簡介:冉樹蒼是甘肅山區一條極貧困鄉村裏的小學校長,十多年前為重修學校給山區的孩子們上學,捨己毀家建校,先後獲得“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十大傑出職工”、“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各種榮譽。十年前不幸患上骨癌,但他沒有放下對貧困孤寡、失學兒童的關愛,仍然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維持樂善行孤兒院照顧孤貧不幸兒童,繼續在黃土地上播種着愛的種籽。

澳門樂善盃花絮_善心凝聚 發熱發光

  善心凝聚 發熱發光—-第七屆澳門樂善盃花絮   體育發展局團體及培訓輔助處 麥炳耀處長為醒獅簪花掛紅 主禮嘉賓 中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領事部代表-楊慧敏小姐為醒獅點睛 樂善大使、樂善之星等與本會成員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 鄭仲錫理事長為醒獅簪花掛紅 醒獅獻瑞 龍馬精神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慈善隊 鳴笛起跑、彩紙飛舞 港澳樂善行兄弟姊妹、攜手同心 交誼行善、樂善同行 樂善大使彭懷安Eddie及樂善之星狄易達Det 香港善心跑友及時抵達會場 等待起步的珠海善心跑友 摩卡慈善隊長幼同行、留下有意義的回憶

樂善水窖_援建甘肅夏陽村水窖

  樂善水窖_援建甘肅夏陽村水窖近況 黎鴻健   澳門樂善行於去年援建甘肅省會寧縣翟所鄉的夏陽村50個水窖,筆者曾於十月前赴甘肅視察建造水窖情況。由寧縣總工會楊主席、冉校長等引領前往,夏陽村位於會寧東南部,距縣城30多公里,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且分佈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個月。屬典型的乾旱山區,村民生活飲水非常困難。全村共轄11個社,560多戶2200多人,村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出外打工,由於連年乾旱農業收入微薄,農民人均收入1280元。50個水窖分別為8個社的50戶村民建造,由於路途偏遠險峻及時間所限,只走訪了三戶,在會寧縣總工會的安排和村黨支部、村委會等齊心合力,趕在封凍前完成,窖體已差不多建成,只欠水窖蓋上的鑄字及雨水收集塲的舖設,水窖建成將給村民的生活上帶來很大幫助。   今年春冰雪解凍後,上月煩 請冉校長代我們再去該村的沈灣社看看,他先看了我去年到訪過建造方形的水窖戶,據悉窖已建成甚為堅固、惜存水不多,戶主說:“水不多了,一桶水(約40釐 米深)都吃不滿,再不下雨,就沒水吃了”。另一戶的水窖也建成,由於去年天旱,存水不多,沈姓戶主說:"水窖做好,就等天爺下雨了",村戶的言談、可領會 到他們對雨水的渴望。 筆者去年探訪援建方形水窖的村戶、窖體已建成(10/2012)   夏陽村徐支書對冉校長說:50個水窖全部做好了,品質沒問題,並說還有的村民家也需要水窖,請求澳門樂善行多予援建,以協助他們紓緩飲水困難。冉校長表示,再次看訪夏陽村和村民們交談,他深深感受到老百姓真正體會澳門樂善行的關心援助,享用到澳門樂善行給他們帶來的甘甜窖水,把澳門人與夏陽村民的心貼的更近呢!   夏陽村村民送澳門樂善行的致謝錦旗(10/2012) 前往夏陽村的路偏遠險峻(10/2012) 另一個快建成的水窖(10/2012) 上月冉校長代看望已完成的水窖及戶主(4/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