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闊的地平線—新疆(三)

31_P9_1

遼闊的地平線—新疆(三)

吳嘉偉

在旅遊的範疇上,新疆也算是劃分出一條明顯的楚河漢界,北疆看風情、南疆看人情;走過千山萬水,也要領略人文風情,才算是一個完整完美的旅程,離開風光旖旎的北疆美景,舵盤一轉,我們立即向南疆出發。在由庫車開往阿克蘇的路上,經過拜城的一條鄉村小路,司機大哥說,這裏是維吾爾族的聚居地,以往在城內會坐馬車代步,人比較窮,但居住的氣氛卻很熱鬧,當他們要坐車出城時,就會頭頂著自家的農作物,在路邊攔車,把作物充當車資,苦干年後的今天,他們依然很窮,可是依然過得自在。

當天經過這條路時,我們看到了幾個維族小孩在賣西瓜,於是便停下車去買了一個,小孩們只懂說簡單的漢語,我給他們拍照,一同回看照片時他們很有紀律地在旁邊看,對新奇的事物一臉好奇,沒有頑皮搗蛋,也沒有「手多多」去搶去碰,突然我在這些維族小孩臉上看到了人性本善的單純本質,甚至比城市的孩子要規矩得多。司機大哥說,除了些激進分子外,其實大部份維族人很簡單,不狡猾不耍心機,一個西瓜才賣2.5元(沒打錯,是一個,不是斤),給了小女孩3元說不用找了,她還一臉為難,不知所措,她那因為找贖不到5毫錢而著急的表情,讓我非常深刻。

 

經過4000公里的路程,我們終於到達了西部的喀什市,這裏是新疆的第二大城,也是一個和四個國家接壤的地方(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如果我身上有帶護照的話,我就出國去浪了;外族的臉孔、陌生的語言,如果把招牌上的漢字抹掉,你會感覺自己像身處在中亞某個國家。基於在以往所接觸的媒體報導裏,我們對喀什這個邊陲地區的印象就是「危險」、「恐襲」,可這次初到貴境,感覺和我們過去的認知截然相反,武警的駐守比烏魯木齊要少,街上的治安良好、維族居民對漢人也很有禮貌,主動向他們點頭問好,會得到友善的回應。

 

同行的司機大哥說,喀什是一個最保留著「新疆味」的城市。這裏在現代城市的格局上,卻保留了一片古城風貌,老城和高臺民居成為了喀什市的一個活生生的維族生活博物館。崖上建起的高臺民居,以泥土和磚塊築成,近看屋牆,會察覺泥牆中混合了一些稻草屑,一整片高台民居群顏色統一為泥土色,區內道路四通八達,很容易迷路。維族人貌似對孩子的管教都是挺自由的,不論在老城或是高台,都會看到很多小孩成群地聚在一些玩耍,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玩遍氹仔的「街童」生活;小時候家住氹仔官也街的木屋區,我也一如老城的小孩一樣見盡遊客的來來往往,穿著拖鞋的我們在葡國餐廳、手信店林立的街巷裏東奔西跑、跌跌撞撞,練得一身堅強。

 

有些地方,能趕上了就是運氣,不得不去;維族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教規不吃豬肉,所以牛羊成為了這個他們的主要肉食。在喀什的近郊有一個只在星期天才開設的「牛羊大巴扎」──牛羊交易市場,牧場主會把一批牛、羊、驢、甚至駱駝都會帶到這裏以作交易,普通家庭想要把自家養的一頭牲畜賣掉也可以帶到這裏來,總之談好價錢,自行牽走,踏進這個巴扎的牛羊都逃不出被賣掉的命運。對於平常連街市都不常去的我來說,看到如此大規模的牲畜市場,簡直是嘆為觀止,市集旁邊有不少屠宰檔,早上來的牛羊會在這裏現場屠宰處理,一個市集,果真是體驗地方風情的最佳場所。

 

屈指一算,已經到在新疆待了十多天,當漸漸適應了天氣、地域、氣味時,旅程卻即將要結束了;在這個西域秘境,我感受過烈日、大雨、寒風、冰雹,每一處風景都是如此的新鮮、如此的可愛。這個遼闊的「疆土」,尚有很多景致未能好好到訪,期待下一次再見,若然下次再來,就要探索「東西線」了。

 

發佈日期: 2017年12月

31_P9_1
路邊賣西瓜的小孩們
31_P9_2
身處喀什市內,充滿著東亞的異國風情
31_P9_3
喀什舊城區內的小孩,對於外來遊客一點都不陌生
31_P9_4
壯觀的牛羊大巴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