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actionadmin

2014_17_P17_1

甘肅王寧:給潘叔叔的信——受澳門樂善行資助後的感想

給潘叔叔的信--受澳門樂善行資助後的感想 甘肅 王寧   筆者攝於就讀的甘肅畜牧工程學院 筆者與母親於家門前 題記:提筆甚是激動,因為我是被澳門樂善行關愛過的一個幸運兒!你們不但給了我生活上的資助,還讓我重新樹立了信心,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衷心感謝你們對我的無私幫助和鼓勵! 三年前、一直從事于慈善援助愛心工作的冉老師告知我,通過澳門樂善行羅會長和黎叔叔的聯繫、潘副會長個人決定資助我上學了!那一刻,我的心情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感覺心裏有一種如石頭落地的踏實感、輕鬆感和一種幸福感。那意味著我媽媽可以減少很多的壓力和負擔;我可以繼續追求夢想了,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母親身體一直很不好,為了我和弟弟能夠學習和生活,她拼盡全力去幹活。如果沒有潘叔叔的資助,我也許還得過著對未來擔憂的生活、還徘徊在人生的低谷中。很感謝潘叔叔的援助,這不單在金錢上、過去的電郵聯繫、更是精神上對我的支持,讓我找到了人生的目標,指引著我繼續前進! 有澳門樂善行的幫助後,我便可以安心學習,把你們幫助我這份恩情和之前失去父親的悲痛化為動力,最終考上大專院校,堅信只要有一顆想要成功的心,我會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的!雖然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我未被這個世界遺棄,因為有你們的援助後、我不再那麼自卑和迷茫,心中也多了幾分自信,決心坦然面對人生的種種不幸,努力克服學習和生活上的種種困難。來到大學後,我積極參與學院的各項活動,我變得活潑了,不再那麼孤單無助,做一個樂觀、充滿朝氣的大學生。 2011年黎叔叔(右4)到會寧一中前送助學金、筆者姨媽(最左)代領 大一時、通過努力得到了學院的助學金,當告訴潘叔叔我的成績時,他如同父母一般高興,並告訴我一定要繼續努力,還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說:如果我有任何學習上的需要一定要告訴他,他可以給我找一些相關專業的資料。潘叔叔三年來的資助、關懷,給我的精神上的支援改變了我的一生,真的不知說什麼語言才可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但我最想說的還是:謝謝澳門樂善行的資助,謝謝潘叔叔! 如今,我馬上畢業了,我將會用一顆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雁過無聲葉落無痕,美麗是具體又實在的東西,“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衷心地感謝你們給了我希望和力量,你們的關愛與幫助是我人生中的一大動力,我會勇敢的向前邁出每一步!   編者按:王寧自父親離世,心靈受到嚴重創傷,原本內向的性格變得更自卑孤僻,潘鈫亮副會長的資助如甘露般滋潤了她的心田,從此煥發了她生活的信心,在大學專心學習並獲得了佳績。      

2014_17_P13_1

中國東北放浪之旅(四)

中國東北放浪之旅(四) 浪漫獨特的海濱風情 由於時間緊密,所以這次旅程只能在每個省跑兩個地方。如果要在遼寧省內選擇兩個城市作為目的地,除了省會瀋陽以外,我只想到的是海濱城市──大連。坐上漫長的火車,看到窗外的風景一幀幀地由風和日麗,變成陰雨綿綿,我心想,這個「浪漫之都」果真用它最浪漫的一面來歡迎我。 抱多大的興致,但當我從公車下車時,我頓時覺得自己身處在異國。圍繞著中山廣場的這批近代建築群,大多出自當時日治時代的日本設計師之手,現在都是些銀行等金融機構,但當中包括了文藝復興風格、科林斯柱式、哥德式、裝飾風藝術等的建築風格,身處廣場的中央,感覺就像在外國一樣,加上薄霧細雨,為這個「意料之外」加上了幾分情調。其後,我到了星海廣場和星海公園,可是由於連日來也都在下雨,故也沒有太大的意慾去探索,只是冒著雨,穿梭於這個有「北方明珠」之稱的大街小巷;回來後,朋友一直跟我說大連才不只這樣,還有更多你沒看過的、你不知道的面貌,也好,留待下次再來時發掘。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連的市內公共交通的確是很發達,除了快軌輕鐵外,更有有軌電車,甚至更有將於本年年底正式通車的地鐵,而且巴士線也相當完善和便易,整個大連的交通網絡,對於遊客來說可以說是很便利。   大連這個城市像是一個千面女郎,鬧市區像香港、一些住宅區像台灣、金融區像上海,但當我去了大連的海港,我就知道,這裏是大連了,這是一種在影視作品中,很傳統的大連海港形象,碼頭、海鷗、船笛聲。在大連這幾天,我到處坐公車,去市場去超市,像個本地人一樣逛著,當中大連有一點讓我挺驚喜的,就是這裏上公車的人是會排隊的。說著說著昨天的大連,下一站,我已經到達瀋陽了。   東北的歷史文化第一城 在瀋陽這個東北大城中,不論在文化、經濟、政治、金融、交通、信息等方面都是走在最前,然而,我卻是個喜歡往後看的人,所以,瀋陽的第一個景點,我便鎖定了瀋陽故宮。瀋陽故宮即金人入關前的皇宮,這裡的面積當然比不上北京故宮的要大,而且裝潢氣派也不及北京故宮的奢華,但勝在佈局有致,和諧有序,從東部大政殿裏所分佈的十王亭,便是其中一例;我們經常說的「八旗軍」,他們在入關之前就是在這裏辦公的。園內,鳳凰樓、崇政殿、清寧宮也是其中一些值得一看的建築,而且內裏的圖文解說也解釋得相當詳細。可是,倒楣的我,卻碰上了瀋陽故宮維修的日子,部份的宮殿和樓閣都封起來了,掘地整道,塵土處處,大減了觀賞的興致。 大連海港有它獨特的面貌 裝飾藝術風格的工銀大連市分行 文藝復興風格的大連賓館 有蘇俄建築風格的中銀遼寧分行 哥德式建築的花旗銀行

樂善夥伴

泗縣新春佳節助人自助 careactionadmin 26/03/2019 愛是一道光 澳門樂善行援助我縣貧困大學生紀實 careactionadmin 20/06/2014 工聯及雀仔園土地廟值理會到訪 careactionadmin 21/09/2013 吃水不忘挖井人 山區孩子記善恩 careactionadmin 13/07/2012 丹桂飄香傳千里 愛心碩果惠萬家 careactionadmin 13/07/2012 澳門樂善行成立六周年感言 careactionadmin 29/06/2012 中國扶貧基金會 會長段應碧 賀辭 careactionadmin 29/06/2012 風塵僕僕郴州行 careactionadmin 29/06/2012 推廣環保健體 關顧弱勢 careactionadmin 28/06/2012 樂善之行 始於足下 careactionadmin 10/10/2011 樂善書畫_馬丙彥 careactionadmin 28/09/2011 銀娛愛心到南寧 careactionadmin 28/07/2010

2014_17_P11_2

愛是一道光 澳門樂善行援助我縣貧困大學生紀實

在周龍親友們的記憶中,很難看到他微笑的面孔,即使是在他高考後收到天津工業大學錄取通知書,本應開心的時刻,眼裏也含有絲絲憂鬱。周龍是安徽省泗縣黃圩鎮人,小學四年級時父母相繼去世,叔爺收留了他。可叔爺自己也有兩個子女,家中生活負擔很重。一年近兩萬的學費和生活費在周家人的眼裏就是一筆鉅款,壓在周龍的心頭。

2014_17_P10_1

中區扶輪社到訪 推廣器官捐贈

中區扶輪社到訪 推廣器官捐贈 編輯小組 李秀儀社長(右)與羅盛宗會長交換紀念品 澳門中區扶輪社昨日(四月十日)下午在社長李秀儀帶領下,聯同候任社長張敬文、前社長關樹權、林潔瑩、鍾紅興、社友余焯源、廖冠芝及胡祖杰一行七人到訪澳門樂善行,本會會長羅盛宗、常務副會長潘鈫亮、副會長崔銘文、理事長馮國康、副理事長崔紹文及姚嘉聰等熱情接待。 中區扶輪社成立至今將屆31週年,張敬文介紹,該會正籌備2014至2015年度的國際扶輪主要項目,於五月十日舉行「支持器官捐贈、成就未來人生」醫學講座,講座邀請兩岸四地的專家及機構來澳,又有澳門移植之友分享,隨著醫學進步,器官捐贈已在歐美等地越趨普及,惟亞洲地區,尤以中國人仍有死後保留遺體的觀念,希望澳門居民能對器官捐贈有進一步的認識、普及化。 大家熱切交流器官移植延續生命的理念 「講座面向廣大的市民,使用淺顯的字眼。」鍾紅興希望市民能多參與,也能聽得明白。他解釋,現時本澳市民對器官捐贈的認識多為道聽途說、一知半解,就連最簡單的事,在哪兒可以了解、填寫器官捐贈卡也無從認識,中區扶輪社希望藉由兩岸四地經驗豐富的專家分享,讓市民先從認識開始。講座當日則介紹了器官捐贈的登記手續、怎樣進行器官移植及術後照護、介紹器官移植的法規等。 對於中區扶輪社的器官捐贈推廣,羅盛宗會長十分認同該會理念,並表示支持該計劃,希望有更多人認識器官捐贈,增加患者的生存機會。他認為本澳的經濟起飛、社會進步、人口增加,市民在醫療的知識應要跟上。此外,由於中區扶輪社提到器官捐贈的法例未完善,羅會長希望向市民推廣器官捐贈的同時,相關法律法規亦能隨之立法配合,希望真正幫助到生命垂危的患者。    中區扶輪社代表與本會成員合照

2014_17_P9_1

踩單車遊東歐

踩單車遊東歐   胡浩強  最近持澳門特區護照往俄羅斯可免簽證,於是與單車一起飛往莫斯科,展開三十八日俄羅斯至波蘭的完夢旅程。穿越東北歐六個國家、十五個著名城市,走過東歐平原,越過伏爾加河及多條優美的河流,從聖彼得堡到芬蘭灣,又從芬蘭越過波羅的海,到東歐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最後進入波蘭的山嶺之中,全程與單車結伴而行,是一次十分有挑戰性的旅程。 旅程從莫斯科開始,其城市建築宏大而雄偉;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世界著名大都市。乘坐火車到金環小鎭費拉基米爾,攜帶單車上火車,不用另收費,十分方便。之後往蘇茲達爾,這裡純樸又寧靜,生活悠閒,具俄羅斯小鎭風情特色,是畫家的創作之地。下諾夫哥羅德是俄羅斯的歷史名城,由於靠近河邊,環境優美,剛好遇上俄羅斯的海軍節,非常熱鬧。 俄羅斯最接近西方文化的都市聖彼得堡,仲夏時分,落日餘暉映照天際,基督喋血大敎堂美麗動人。深藍天空下的涅瓦大街華燈初上,踏着單車欣賞聖彼得堡的夜色,夫復何求! 莫斯科紅牆外國立歷史博物館 清晨坐火車往北歐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參觀宏偉的赫爾辛基大敎堂和海邊的市集。喜愛踩單車的芬蘭人,穿梭於鬧市之中。不經不覺來到古典小鎭波爾沃Porvoo,她是離赫爾辛基不遠的中世紀小城。 黃昏乘坐渡輪越過芬蘭灣,到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好像穿過了時光隧道,感受斯拉夫人開拓歐洲的年代,感受愛沙尼亞人對遊客的熱情。途經達度Tartu,愛沙尼亞一個浪漫典雅的小鎭。接着前往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她像是一座建築博物館城市,從哥德式、文藝復興到巴洛克風格古典建築物及敎堂,展現出古都氣派,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的東歐情調,讓人著迷。 經過一夜火車,第二天中午到達波蘭古都克拉科夫,踏着單車進入古城,典雅的街道,馬車在大鐘樓廣場上穿梭,彷彿回到波蘭中世紀年代。波蘭與斯洛伐克邊境的悉高班尼山城,漫步其中享受歐陸式的鄕村景色。旅程最後一站,波蘭首都華沙,踏着單車走遍華沙大城小巷,對波蘭的體會更深入。三十八天俄羅斯至波蘭的旅程,是十分難得與珍貴的人生體驗。 芬蘭首都赤爾辛基 波蘭首都華沙城堡廣場 世界著名的莫斯科地下鐡 立陶宛維爾斯廣場夏日表演 踩單車遊俄羅斯

2014_17_P7_1

樂善行處有奇跡

樂善行處有奇跡  甘肅 冉樹蒼   險峻的山崖上鄉親們連拖帶拽黎先生和我看訪邵虎 黎先生與邵虎及爺爺合影(10/2011) 邵虎爺爺揹着兒子到原澳門樂善行孤兒院探訪筆者 邵虎是澳門樂善行育才助學幫助的甘肅會寧學生,在他和家庭的發展變化中足以見證澳門樂善行助學濟困的驚人奇跡。 五年前的正月,一位老人領著孩子在我家門前的公路找我,說他兒子死了,兒媳改嫁了,孫子面臨輟學、沒辦法來找冉校長收留他的孫子讀書,我當時就答應了,問他家離這有多遠,回答他們從淩晨四點動身走了近六個小時,不知多少里。開學時老爺爺領著孫子報名,才知道名叫邵虎,讀五年級。開學不久王老師和冉軍一路打聽著,到邵虎家瞭解實情、在照相過程中聽到鎖著門的土坯窯洞中有人呻吟,王老師和冉軍從窗戶看見光光的炕上蹲著一個披著破被子長髮長胡人,把冉軍倆驚呆了,定神拍照後,邵虎的爺爺拿著王老師的手說,我的兒子有精神病,經常傷人沒有辦法才鎖的呀,給冉校長撒謊是為了把邵虎說成孤兒,是想著能免費食宿讀書,不得已兒子活著說兒子死了。家訪的次日邵虎爺爺來給我道“撒謊”之歉。望著這位難堪尷尬的老人,我恨既不是、愛也不是,鄭重地向他說明,以後兒子活時再也不能說他死,並向他要關心兒子。從這開始邵虎一直享受著澳門樂善行的關懷,吃住讀書不收錢,在小學考初中時,得到澳門半工讀大學生趙秀芬小姐善心資助、成績名列王馬山中學第四。   孫子的順利成長和讀書,使邵爺爺有了心思去照顧兒子,兒子病情逐漸變好,經過長期煎熬,在窯洞鎖了11年的邵虎爸爸終於放了出來。邵爸爸由於長期在炕上捲曲骨節等生理機能受損僵化,出屋後剛開始只能爬著蠕動,人們都說邵虎爸終生殘疾了。但實際情況與常人預料相反,後來又能蹲著摞動左右腳,知情者都覺得精神力量的神奇。跟黎鴻健先生商議後,我在縣城幫辦材料又動員去精神病院治療和並叫他在家悉心照顧,病情一直在恢復,發稿前我電話詢問時,已經能站起來了,聽到站起來我十分興奮,我又急著問能走嗎?邵虎爺爺告訴我,直接站不住,腰伸不直,拄靠著院牆能摞動腳步了,我又高興應聲,你兒子很快就會獨立行走了!我是這件事的見證人,也是澳門樂善行的服務者,目睹並見證了澳門樂善行這一助學濟困奇跡過程,真是可喜可賀呀!   邵虎爸爸手足並用“走”進院內 不能直立的邵虎爸爸家門前等待筆者看訪                               作者 簡介:冉樹蒼是甘肅山區一條極貧困鄉村裏的小學校長,十多年前為重修學校給山區的孩子們上 學,捨己毀家建校,先後獲得“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十大傑出職工”、“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各種榮譽。十年前不幸患上骨癌,但他沒有放下對貧困孤寡、失學兒童的關愛,仍然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維持樂善行孤兒院照顧孤貧不幸兒童,繼續在黃土地上播種着愛的種籽。      

2014_17_P5_1

桂林市小學關愛探訪團 獻愛送暖

桂林市小學關愛探訪團 獻愛送暖 編輯小組       澳門廣西桂林聯誼會與澳門樂善行攜手主辦的小學關愛探訪團、於4月20日一行20多人前往廣西桂林市探訪兩所小學。 本會副會長葉志和及副理事長卓重賢聯同關愛團各善友、偕同多位小朋友身體力行、帶同書本、書包、文具及球鞋等,探訪及參觀了廣西桂林兩所小學。探訪期間、成員及家眷跟桂林學生們一同參與遊戲,讓兩地小孩對各自的文化進行交流及加深了解。 桂林市統戰部部長葉紹泉對是次關愛行動有高度評價,並讚揚由本會葉志和副會長、偕同各桂林市政協委員所搭建的交流平台,送出的關心及支援,既増進了兩地的友誼,更為貧窮地區的孩子們増加學習機會及幫助他們改善學習環境。        

2014_17_P3_1

低碳生活 (二)

低碳生活(二) 李樂詩博士 「省」是低碳生活的大原則,具體而言,衣食住行而已。每個人多少總辦得到。以下是一些簡單的建議: 衣 * 買本地衣服,少買進口貨,更不必專程到外地買衣服。  * 買耐穿的衣服,不必緊追著潮流。  * 冬天時,衣服不必每天清洗,有些衣服可以手洗,洗機全滿才開動。 食 * 多吃素,少吃肉。 * 吃本地食物,應時食物,少吃進口貨。 住   * 用節能電膽。  * 少開空調,空調温度不宜太低,宜安裝恆温器。  * 不用電器時關掉,別用「備用」或「待機」模式。  * 調低熱水器温度。  * 購買有能源標籤的電器。 行   * 多走路,多騎單車。  * 多走樓梯,少坐電梯。  * 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少用汽車。如要用汽車,盡量載滿朋友家人。  * 留在本地度假,減少到外地旅遊。如要到外地旅遊,盡可能乘火車,不要乘飛機。或選擇航程較短的鄰近地區。盡量選擇直航,縮短航程。  * 盡量用視像會議來代替出外公幹。 當然還有很多,不能盡錄,幾乎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個環節,只要我們願意,都可以過得更「低碳」。我們只要抱著「節省」的大原則,做每件事之前,多問自己一句「爲甚麼要做?」「應該怎樣做?」,就會懂得抉擇。回到先前的分岔路口,你會怎樣抉擇呢?人真的非消費不可嗎?物質真的比精神重要嗎?科技真有必要無孔不入嗎?究竟過怎麼樣的生活我們才會快樂呢?牙買加人的歷史很值得我們深思,英國在19世紀30年代放棄對殖民地牙買加實施奴隸制後,希望牙買加人能夠為他們做工。但是,由於牙買加土地廣闊,原來的奴隸解放後,都跑到自己的土地裡生活,不再為英國人的糖廠工作。英國人怎麼辦呢?首先,他們封鎖了那些土地,不讓牙買加人自給自足地過生活。他們又察覺到牙買加人並不貪心,只想滿足基本需要。於是刺激他們的消費欲望,因為牙買加人必須渴求奢侈品、成為消費者,才需要賺取工資,替英國人工作。這便是人如何成為消費者的例子。自給自足、知足常樂的簡樸生活也許就是最理想的低碳生活,卻不是既得利益集團所樂見的,他們甚至會想盡辦法去破壞這種生活。我們呢?我們喜歡這種生活嗎?   “極地博物館基金”李樂詩博士送贈本會《北冰洋探索》、《北極驕陽》、《珠峰密語》、《地球之子》、《火山之子》及《珍惜水源》等六款光碟,供各關心地球自然環境的讀者免費索閱,付寄光碟將同時附上本會榮譽會長關潔梅女士送出的”極地博物館基金”紀念章兩款,有興趣者請寄來郵寄地址,或電郵 careactionmacau@gmail.com 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