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善澳門街

新馬路命名一百年

新馬路命名一百年 陳樹榮 澳門著名的「新馬路」,原稱「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命名於1913年9月2日,今年可以紀念新馬路的原街名被建議命名一百周年。 為何將這段橫貫澳門半島的新開闢的大馬路,命名為「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原來,這是以當年的海外部長的名字命名的,海外部長又稱殖民部部長。 這位亞美打利卑盧(Almeida Ribeiro)部長,原是葡萄牙最高法院法官,1913年 — 1917年歷任海外部長、殖民地部部長、內政部部長。他在任內批准葡京財政撥款15萬元修築「新馬路」,15萬元在當年是個頗為可觀的數目。如此「大手筆」,可見其對澳門的重視與支持,是一位對澳門有功之士,可惜他於1917年被當政治犯瑯璫入獄。 新馬路全長620公尺,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澳門最繁盛的街道和商業中心。然而,在百年前,卻並非通衢大路,而是遍佈着彎彎曲曲、斷斷續續的二十多條橫街窄巷,通過緊急的征地、賠償,拆掉了一百多間民居,至1918年,鏟平了橫貫在新馬路與龍嵩街口交界的一座小山崗,並拆去了至南灣街海傍的林連大屋,1925年在旁建成大西洋銀行新址。一條筆直的新馬路基本築成。 新馬路,是分段建造、分段啟用、分段命名的。新馬路開通後,議事亭前至西端海旁路口,命名為「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而議事亭前至南灣東端路口,則稱為「美副將大馬路」,後將此路名移往觀音堂前新開馬路。至此,「新馬路」全段逾600公尺,才全稱為「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 不過,由於新開闢的大馬路,給人「新」鮮感,而原已命名的「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九個字的街名,可能太長又不順口,便被「新馬路」的名字掩蓋。豈料「新馬路」之名卻生命力特長,長期流行坊間。百年來,路早已舊了,但路名仍「新」,甚至可能永遠永遠,都稱之為「新馬路」。 大西洋銀行新址1925年落成時仍臨海濱 (上) 今日的大西洋銀行周圍早已高樓林立(下) 今日的新馬路依然車水馬龍

“善 堂”談 往 -陳樹榮

  “善 堂” 談 往  陳樹榮   日前報載,大陸正在拍攝有關“善堂”的電影,這是近幾十年來大陸首部 講“善堂”的電影,可見大陸對“善堂”的肯定和重視。 “善堂”之名之義,昔人並不陌生,坊間常有關於“善堂”的言語,“善堂”兩字,時被人掛在嘴邊頌揚。例如,“喂!你沽我哋係善堂呀,乜嘢都幫得!” 同善堂最長的對聯 的確,以往的“善堂”,在救急濟難扶貧方面,幫助危困弱勢者很多,這從澳門同善堂的一幅百年對聯亦可見一斑。 這一幅長聯,由“撫滇使者里人黃槐森謹識並書”於“光緒二十一年歲次乙未嘉平之月”,即1895年12月,上聯、下聯全文如下 (標點為筆者所加): 拯疾苦於窮檐,飢贈粥,寒贈衣,病贈藥,亡贈棺,薑丸安胎產,燄口慰幽魂,如斯事事周全,圖報自應啣結眾; 曉愚頑以炳鑑,父言慈,子言孝,兄言友,弟言恭,敬信接朋儕,和順諧夫婦,籍此般般提醒,響風那禁噬陬來。 這幅對聯,題寫於1895年12月,距今已117年,是逾百年長聯,上下聯合共82個字,是澳門同善堂最長的對聯,也是澳門現存五百多幅對聯中最長的對聯。這幅對聯的撰寫人“撫滇使者里人黃槐森”,是今日珠海斗門人仕,故稱“里人”,即香山鄉里,時任雲南巡撫,相當於今日的省長。這幅楹聯,對仗非常工整,且將成立於1892年的澳門同善堂的宗旨,以及賑濟、教化等職能、功效,以及和諧社會、倫理關係等,都表達無遺。尤其是對聯中的“飢贈粥、寒贈衣、病贈藥、亡贈棺、薑丸安胎產,燄口慰幽魂”,描述慈善公益事業,最為清淅明確具體化,對同善堂極其贊賞,令人感概、感動。 澳門同善堂   中國唯一的同善堂  一百幾十年前的中國“善堂”,大都如澳門同善堂那樣,按上述對聯所述而開展民間慈善事業的。六十多年前,神州大地,遍佈“善堂”。1949年大陸易幟之前,廣州就已有九大“善堂”。 各“善堂”的名字,大多是在“善堂”兩字之前,再冠一字,以便識別。 不過,盡管名字略有所別,但慈善功能都是大同小異的。以澳門來說,1900年誕生的氹仔的“嘉善堂”,與1892年成立的“同善堂”,只是“善堂”名字前邊的一個字不同,但慈善功能仍基本一致,只是為公眾服務的地區有別而已。 不過,“同善堂”之名字,並非絕無僅有,其他地方的“善堂”,也有採用“同善堂”之名的。例如,1946年東莞亦籌辦了東莞“同善堂”,當時得到澳門東莞鄉親踴躍捐助。澳門“同善堂”,存世已120年,行善不斷,名字亦不改,早已成為神州大地唯一冠以“同善堂”之名的“善堂”。 在海外的華人社區,則仍有冠以“同善堂”之名的“善堂”,如美國三藩市的一座歷史悠久的華人“善堂”,也冠名“同善堂”,全稱為“中山隆都同善堂”,由香山華僑創立於1876年,是迄今存世歷史最長的“同善堂”,尤顯得難能可貴。 美國三藩市中山隆都同善堂       Потом долго сидели и молчали, и каждый радовался тому, что "форсаж 5 скачать картинки" момент откровений прошел, и пытался понять, что… Read More »“善 堂”談 往 -陳樹榮

澳門同善堂120年-陳樹榮

  澳門同善堂120年  陳樹榮   澳門同善堂今年慶祝創立120年, 舉行多項慶祝活動, 澳門郵政局出品紀念郵票。日前, 同善堂開展的一年一度的沿門勸捐活動, 又一次獲得豐碩成果。 同善堂創立於1892年 ( 清光緒十八年 ), 原址在議事亭前地, 1924年遷入爐石塘現址 ( 當時是一座新建的宏偉的三層洋樓 ), 維持迄今, 遠近馳名, 早已成為提供多元社會公益服務的澳門民間慈善機構。同善堂百二年運作, 形成幾大特色, 體現在“善堂、義舉、義學、義工、義捐”五大方面, 尤值得頌揚。 一. 善堂, 同善堂是中國土地上迄今唯一能堅持120年的民間“善堂”, 長期堅持提供社會公益多元服務, 慈善工作從末中斷。 同善堂本身己是難能可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 義舉, 同善堂是中國土地上迄今唯一提供四大項社會“義舉”的民間慈善機構, 同善堂長期開展的賑災濟貧、贈醫施藥、辦學育才、托兒保肓的四大項目服務, 已日趨完善。 三. 義學, 同善堂是中國土地上迄今唯一的最早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的 “義學”, 同善堂於1924年創辦的義學, 至1992年已發展為完全中學, 為社會培育人才, 作出不少貢獻。 四. 義工, 同善堂是中國土地上迄今唯一堅持120年志願服務的“義工”機構, 同善堂值理會的值理向為義務工作者, 來自社會, 從不受薪, 並捐資承擔同善堂行政經費,… Read More »澳門同善堂120年-陳樹榮

紀念孫中山重遊澳門一百年

紀念孫中山重遊澳門一百年 陳樹榮 1912年5月下旬,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在闊別澳門十七年後,重遊澳門。今年是孫中山重遊澳門一百周年,值得紀念,籍此緬懷孫中山的豐功偉蹟。 孫中山26歲那一年,於1892年7月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旋即應邀來澳行醫。先入鏡湖醫院,承任義務醫師,成為澳門幾百年間第一個華人西醫。接著,孫中山向鏡湖醫院慈善會,借錢兩大筆,於1893年7月在草堆街80號開設中西藥局。在此之前,孫中山還向仁慈堂租房子, 在議事亭前地開設孫醫館。這樣,孫中山在澳門的三個地方懸壺濟世,聲名鵲起。 孫中山在澳門居停一年多,便轉往廣州開辦“東西藥局”,逐步由“醫人”至“醫國”,領導推翻清帝的民主革命運動,1895年10月“重陽節”,在廣州發動首次武裝起義,未及發難,即告失敗,轉折逃亡澳門,經香港轉往日本,從此,離開了家鄉、離開了神州故土澳門,開展革命生涯。 1912年5月24日 在澳門娛園與盧廉若等十人合照 1912年3月,孫中山辭去了臨時大總統,開始南下巡閱各地,五月中旬抵達香港。澳門華商盧九、簫登等聞訊, 迅即派代表往香港邀請孫中山訪澳。 1912年5月24日,孫中山一行由香港抵澳,應邀下榻盧廉若私家名園娛園內的春草堂,在娛園與澳門中葡各界人士歡聚一堂,受到民眾熱烈歡迎,留下了孫中山與澳門華商合照,孫中山與澳督主教及中葡各方人士合照,以及孫中山在陸軍俱樂部接見葡軍官等歷史照片,成為重要的歷史見證。 澳門鏡湖醫院是孫中山踏入社會的第一個工作地,孫中山於5月25日去鏡湖醫院訪問,在禮堂演講,宣揚民主共和,大受歡迎。孫中山在演講中,還鼓勵民眾擁躍購買剛出爐的公債劵支持國家。這種公債劵,由孫中山於2月2日簽發,是孫中山唯一以臨時大總統名義簽發的國債,澳門富商蕭登當場響應,即場認購四千元,一時傳為隹話。5月27日,孫中山結束了熱烈的澳門之行,從澳門返回故鄉香山翠亨村。 1912年5月24日 孫中山與澳門葡國軍人合照於澳門陸軍俱樂部 1912年5月24日 在娛園孫中山與華人合照 孫中山1912年5月24日 在澳門娛園(今盧九花園)與中葡各界歡迎者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