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甘肅

無法了斷的助學情結

  无法了斷的助學情結 甘肅   冉樹蒼     年前我縣漢岔鄉雙廟村殘疾學生姫耀峰來樂善行孤兒院食宿並在中灣小學讀四年級,今年7月份已畢業,初中該到哪裏去上讀呢?九年義務教育對他那樣的殘疾生該上哪所中學,這本是我不應管的事,但事實卻逼得我難割難捨,因為他的成長經歷實在讓人難以忘懷。     姬耀峰剛出生、腰部下面就有先天疾病,不到兩歲在定西尃屬醫院做手術切除病灶,但留下了終生性下肢癱瘓,行動就像犠口一樣靠四肢挪動,不知磨破了多少鞋幫、膝盖,手套,而手、膝盖、腳內側都是堅硬的陳繭。他的日常生活是更難過,剛在上王小學讀書時(舊校址),他父親每天兩趟揹着接送,家居住在山頂而學校在山底,每天要上下坡四次 (他家居距學校約6華里)。據他父親講:孩子上學背抱一階段後,找了人力架子車每天接送,但山高坡陡,親友目睹姬父的滿臉汗水和濕透的汗衫,不忍心的收養他就近讀書,每天來回接送,變成每周一次接送,但没等耀峰讀完小學,學校遷建到更遠的一座山頭上,靠親友接送讀書也無法實現了。   這時耀峰父親己打消了讓他讀書的念頭,可是他天天吵鬧哭着要讀書,他父親到處打聴能收留耀峰讀書的學校,最後經人介紹找到了我們中灣小學,並住進了上等宿舍(黎先生探訪時住過的那個)。第一天就給我窩了一肚子氣,我查宿舍到衞生間時,只見他又白又大的屁股托在地板上,見我也無遮掩反應,我罵他“你連個禮貌也没有,連羞恥都不顧太不像話了!”說罷離開。出門不幾步我折返宿舍,他滿臉通紅地對我說:“我起不來…”我才知道錯怪了他,同時也感知他生活和學習的難處,於是給他專門安排負責推輪椅和幫助取送飯的學生,還在學校教室背面的台廊上爲他搭盖了厠所,這些都是在他行動受阻現場感化才動造的。雨雪天他在泥濘中爬行上厠所的動作和沾滿泥水的雙膝、雙手及腳讓人慘不忍賭,每個人成長過程都有難處,像姬耀峰這樣的殘疾生成長過程更是特別艱難。   姬耀峰父親在7月8日接孩子時跟我說:往後他到哪裏去上學呀?他耽心初中不會接收這樣的孩子讀書,我給他解釋說,就是初中校收取他上學,他也很難就讀,家裏抽不出一個人來服侍他讀書,還要供其他孩子上學,而且耀峰不但身體殘疾加上腦袋特大,都屬非正常症狀。他愛讀書,盡管成績不突出,但他比一般人更堅強和韌性,心裏總是憧憬美好未來。我有信心設法幫助他通過學得的知識,能掌握維持自己生活的技能、在社會自立、自給地生存下去。於是我與他父商議,在初中校報名隨班就讀,如果確實無法,他可把書和作業帶上重返樂善行孤兒院,我一邊給他輔導自學,再抽時間借電腦讓他練習打字,逐漸熟悉和掌握電腦操作技術,這是幫助姬耀峰繼續讀書學習的兩條路,日後的現實會如何呢?我每天在思考,每天在擔憂,路在何方!?   作者簡介: 冉樹蒼是甘肅山區一條極貧困鄉村裏的小學校長,十多年前為重修學校給山區的孩子們上學,捨己毀家建校,先後獲得“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十大傑出職工”、“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各種榮譽。八年前不幸患上骨癌,但他沒有放下對貧困孤寡、失學兒童的關愛,仍然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維持樂善行孤兒院照顧孤貧不幸兒童,繼續在黃土地上播種着愛的種籽。   李千軍幫推姬耀峰與其他同學冒著雪上學去 去姬耀峰漢岔鄉雙廟村家的曲折小道 姬耀峰家的大門   姬耀峰需孤兒院童協助 姬耀峰就是這樣爬入課室  

急需給他們施愛

  急需給他們施愛 甘肅 冉樹蒼   今年3月初我在會寧縣城養病時,偷背兒子租車去會寧東南部的馬路鄉、平頭鄉看訪。由於我和出租車司機都是第一次,恐怕走岔,請在該鄉搞過工程的樊先生作嚮導。離縣城50公里時駛入便道,路面坑坑凹凸,時速在20公里上下,樊先生雙手在後排扶著我的肩膀,意在避免傷著已粉化的頸骨和腰骨。我給司機吩咐,如有意外打120用救護車躺著送醫院,千萬別亂折騰。約莫兩個小時到達李灣社,樊先生領我們到李社長家,匆匆吃完麵條后,直奔貧困家庭,李社長也很實在,第一、二戶都是單親家庭,都在供孩子在縣城讀高中,生活貧困,第三戶雖不是單親類戶,但大門旁掛著一個篩子(意思家中重病,剛用過陰陽先生安頓,掛篩提示不要外人進門干擾病人),我們只好在外喊出主人,問了家庭情況,家裡兩個家人都臥床不起,治療服藥費在新疆打工掙的錢還不夠搭。這戶的孩子上學讀書的費用較大,據瞭解沒有得到過資助。   由於時間緊張,我趕緊向前灣社行進,去前灣要爬一座很陡的高山,爬坡不到百米,又陡又是急轉彎呈現眼前,說時遲那時快,車已駛入那段,我雖坐司副(前排)位置,但看不見路面,心提到嗓門上。轉過彎后才噓了一口長氣,危險、真危險,我這個生性愛冒險的傻瓜也害怕了。爬完坡后行不多遠到了前灣,映入眼眼簾的不是整齊的瓦房,而是顯得陳舊的土坯窯洞,大部份窯洞都裸露著黃土本色的泥皮,只有少數在窯洞上擺放瓦片,用來防滲漏和收集雨水……在這個地方的第一感受是格外貧窮,我先進了周的莊院,聽介紹是貧困家庭,兒子40多左右,性格開朗,講話間扶我進了母親的窯洞,八十歲的老母坐在炕上,用舊被子蓋住腰部以下,一副龍鍾老太之相,顯得自然,沒有被我這個陌生人驚嚇。雖因窗口小光線暗,但我還是上炕看清了母親的白髮、皺紋、嘴角流出的涎水,也摸著了溫暖的熱炕頭。可憐天下父母心,母親爲了給孤兒做飯,一直相依為命,熬渡殘生。隨後又去了另一家,有間像七八十年代的土房,敞開的院落和聾天啞地的主婦相伴,依然顯得淒涼,加上還要供給縣城讀高中的孩子讀書,經濟上上氣不接下氣。轉了不幾家,天色漸晚,他們要我堅持走完另幾戶,但我看了很陡的羊腸小道後說下次再看,他們要我坐在椅子上,抬到家裡看一看,考慮再三還是不能去,因那天探訪,幾乎全程都是兩人攙扶著我,腰腿很不靈活,最後推托不過,我讓他們全莊人聚集在山溝裡見面敘談,這才見了這個莊唯一的大學生因病休學、面色淡黃,消瘦的很,有點沉默,我主動接近,以我的癌病精神鼓勵他,還開玩笑“我應該向當代大學生”學習。莊裏僅有三十多人圍在我的周圍,談笑風生,親近無際,於是我又有第二感受,這裡百姓特別熱情。 平頭鄉一行值得,但有遺憾,相機壞了,合影未能成功。平頭鄉的貧困生當助沒有遺憾,又走進了求助者家戶,還有更多更急需的貧困戶依然敞開大門,等待我的親近。   作者簡介: 冉樹倉是甘肅山區一條極貧困鄉村裏的小學校長,十多年前為重修學校給山區的孩子們上學,捨己毀家建校,先後獲得“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全國十大傑出職工”、“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各種榮譽。八年前不幸患上骨癌,但他沒有放下對貧困孤寡、失學兒童的關愛,仍然實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想,維持樂善行孤兒院照顧孤貧不幸兒童,繼續在黃土地上播種着愛的種籽。   甘肅山區一片黃土 冉校長手持拐杖由人參扶蹣跚而行 進窯洞探訪     探望老太太、同是天涯淪落人 與全莊人聚集在山溝裡敘談